但她相信,他一定能有光明的前程。
收起思绪,她回过神来,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份报纸。
见她收下,李德林这才继续说。
“这是今天的最后一份报纸了,我在被总编开除之前,偷偷藏了起来,我想它应该交给你。正如你文章里所言,魏家不是好惹的,他一个电话,副主编立马派人回收报纸,对于已出售的报纸,按照原价两倍买回,不到半天的时间,我们付出的努力白费。”
他还是把工作丢了。
因为她提前投稿,李德林提前注意到她,所以被开除的时间更早了。
姜远寒也是听得背后泛凉,魏家权势之大,连别人的工作都能左右,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小李同志,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安慰你,但你因为刊登我的文章而丢了工作,我实在是意不去。”
“姜同志,我认为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要为公众提供真实而全面的信息,我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即便我一开始就知道会丢工作,我亦是不后悔!”
姜远寒看得出来,李德林是真的热爱自己的岗位,所以才会认真对待。
她的文章能被这样的人挑中,是她的荣幸。
前世是,今生也是。
“您这样的新闻工作者,才是民主的守护者,宜城日报无慧眼,您在别处仍能施展抱负!”
面对姜远寒直白的夸赞,李德林没有不好意思,反倒坦荡接受:“这也是我着急赶过来的原因,我热爱新闻事业,离开宜城日报,此处再无我施展的地方,所以我要去京市了。
在去之前,我有句话一定要亲口跟你说,你写的文章很有深度和灵气,但遣词造句有几处略微生硬,不过只要你坚持创作,一定能大有作为!”
说着,他从胸前的口袋掏出一张字条,一并递给她:“这是我恩师的地址,他从事文字创作四十多年,你去向他讨教,日后定能进步!”
姜远寒怔住,久久无法平复心情。
她没想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竟会因为一篇文章,对她慷慨至此,不仅丢了工作没责怪她,还把自己的恩师介绍给她。
感激两个字浅薄,表达不了她此刻的心情。
可除了感激,她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谢李德林。
“小李编辑,我……”
“客套话就不用说了,我还急着赶车,只要你能继续创作,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别让我看错人。还有,魏家的事我不能继续帮你发声,你自行珍重!”
“您能选中我的文章,我已是感激不尽,望您前程似锦!”
送走李德林后,姜远寒欣喜之余,有些不安。
她的文章能被这样一位编辑青睐,说明她写得不错,但说到底,她连小学都没毕业,那位老师真的愿意指点她么?
即便老师看在李德林的面子上慷慨相授,她又是否能听得懂更专业的东西?
要是她正正经经念过书,现在也不必这么烦恼。
走神之际,身旁的霍衍沉声开口:“拿不定主意的事,不如听从内心。”
听从内心?
她自然是向往文字创作的,毕竟她喜欢看电影,每次看的时候,她都会在心里默默分析电影的拍摄手法,剧本的好与坏,要是她也能写出好剧本,拍出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
这个梦太大,大到不切实际,姜远寒不敢再想下去。
不过她已经能确定一件事,等叔叔的事解决,她要去拜访那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