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打开拿出一个咬了一口,这是先蒸熟再晾晒的红薯干,咬在嘴里软软糯糯的,晒掉水分后更甜了。
“小北,替我谢谢大娘,这红薯干我喜欢,好吃得很,正好当零食。”
这是今天自己和妹妹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年,林溪打算好好准备一下,以前过年吃不上喝不上,还要从早到晚的干活,今年她要做一大堆好吃的,从年头吃到你年尾。
“供销社到肉了,还有橙子,还有大草鱼。”
蔡大妈回来后,赶忙告诉大家伙,武市历来有腌腊鱼腊肉的习俗,腌制好的腊鱼腊肉不光下饭,还能储存更久,所以到了冬天供销社一定会有这些物资。
“老蔡,有草鱼?”
“草鱼,胖头,都这么大。”
蔡大妈比划了一下,比她胳膊都长,楼道里家庭主妇立刻拎着篮子,带上钱和定量本全都冲了过去。
林溪也带着背篓跟着桂花嫂子和洪嫂子三人朝供销社方向赶去,路上能看到好多家庭妇女还有年轻小伙以及半大的孩子们朝供销社或快步走,或小跑冲过去。
“桂花嫂子,我们也跑吧,不然抢不上了。”
洪嫂子冲在前面,身侧是林溪,身后是桂花。
等三人到了供销社,门都挤不进去,大家都在外面挤成一团,不少人把自己的篮子举过头顶嚷嚷着要买肉卖鱼。
林溪跟着大家挤来挤去,踮起脚尖仰着头朝供销社里面我望去,结果里面也是黑压压的人头,啥都看不见。
“别急了,排队!不排队就不卖!”
此话一出,人群中立刻吵吵起来。
“我先来的!”
“哎呦,我的鞋被踩掉了,我的鞋!”
“你干啥挤我,我在前面,你到后面去。”
就这样经过十来分钟的争吵,队伍终于排好了,肉是按照定量卖,你本子上有多少买多少,不过鱼是鲜货没有定量,每人最多五斤。
一听五斤大家都骚动了,五斤可不少啊,晒晒干还能有三斤肉,咋样也能吃上小半年了,除了鱼之外,鱼头也卖,不过鱼头要折算半斤鱼肉的份额。
鱼头也是好东西,跟白萝卜炖在一起,特别鲜亮。
林溪看着胖头鱼的鱼头,打算买一个,胖头鱼吃的就是鱼头,里面的鱼脑也香。
不知道等了多久,林溪只觉得自己的腿都站木了,最后靠在桂花嫂子身上又过了许久,才轮到她。
“我要四斤鱼肉,两个鱼头,师傅麻烦您给我挑胖头鱼的鱼头,谢谢您啦。”
林溪长得白净漂亮,此刻她客客气气的说话,师傅听着心里一舒坦,把两个最大的胖头鱼鱼头拿了过来。
“同志,一个鱼头算半斤鱼肉,你确定要两个。”
“要两个,麻烦您了师傅,我想炖汤给妹妹和家里老人补补身体。”
听到林溪这话,师傅更满意了,这姑娘真孝顺,他手一抖,鱼肉多了砍了二两,都给林溪装上了,算是给了林溪一个高高称。
当然林溪付的是五斤二两的钱。
大家伙看到林溪多拿,全都羡慕嫉妒,但是没人做声,大家都知道卖东西的营业员不能得罪,不然轮到自己给的全都是鱼尾巴或者瘦猪肉,哭都来不及。
既然来了,就把能买的都买上,林溪还称了八两猪肉,肉的定量实在是太少了,这还是她和小月两个人攒了两个月的定量,才八两肉。
虽然空间里肉类丰富,但是七十年代的猪都是吃粮食长大的,这时候喂猪都是猪草谷糠,全都是粮食喂出来的,而且喂养时间长,一头猪养一年才出栏,所以猪肉特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