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个前提就是,先把胡人打服了才能实施,要他们觉得大秦不可战胜,要让冒顿迫切地需要大秦的承认。
否则光是一个九州神石的故事,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
蒙武也是久经沙场,蒙恬能想明白的道理,他自然是一下就能想通:“陛下想让蒙恬去打一场大胜之战?”
赵凌点了点头:“红衣大炮固然是神器,但胡人也不是傻子,朕要蒙恬将军率五千骑兵打到头曼的王庭,活捉头曼,将他带回上郡,五日之后再放了他。”
“朕定下的半月之期已过三日,蒙恬将军可敢助朕一臂之力?”
赵凌盯着蒙恬。
蒙恬立刻起身,单膝跪地,高声道:“臣愿为陛下赴死!”
赵凌喝道:“朕不要你赴死!朕要你尽量没有伤亡,朕要你活着回来,你的父亲也要你活着回来。”
五千骑兵打进头曼的王庭,活捉头曼。
这听起来实在太过疯狂了。
但蒙武并不觉得并不算什么。
蒙武问道:“陛下是让蒙恬率前些日子咸阳城外的骑兵吗?”
赵凌笑道:“这是自然!等匈奴进攻,用红衣大炮先击溃其阵营,蒙恬再作为先锋率五千轻骑追杀,韩信再率一万兵紧随其后,补充兵粮,携带甲胄,上将军以为如何?”
赵凌那全副铁甲,连战马都披甲的重骑兵,如果是正面冲锋,那胡人的根本就不堪一击,至于追击,恐怕就只能轻骑追击了,否则怎么跑得过?
只是那一万铁骑军纪严明,当胡人的骑阵被红衣大炮击溃后,再进行追杀,似乎就变了。
后面还有韩信的不断补充粮食,携带甲胄的话,或是有机会的。
可之前赵凌是说不费一兵一卒,这一场打下来,怎么可能没有伤亡?
蒙武眉头只是微微一皱,但还是舒张开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不费一兵一卒,那不过是夸张一点的说法。
“若是那一万骑兵,自是有几分把握。”蒙武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兵甲再强,兵锋要直指胡人王庭,还要活捉头曼,这未免也不难了点。
赵凌眯眼道:“骑兵已先一步去了上郡整军,盖先生已为使者前往胡人王庭,蒙恬将军与韩信只需等盖先生回上郡。”
“冒顿决心弑父的话,会配合我们,他会想办法消耗头曼的亲信,让他们尽可能死在红衣大炮之下,当你与韩信率军追击的时候,不过是残兵败将,冒顿面对重骑也不敢动手。”
“最好是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就在旁边看着。”
赵凌眼中杀意凛然:“朕的意思是,活捉头曼几日,让冒顿统一部落,再放头曼回去,等冒顿弑父,再引其他部落以其弑父篡位之名对其围剿。”
“朕未曾上过战场,蒙恬将军久经沙场,若是想要直接杀了头曼和冒顿,血洗草原也未尝不可,一切便宜行事。”
赵凌在三川郡也未上过战场,哪怕有后世的经验,也没打过仗,战场之上,战况瞬息万变,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果蒙恬觉得那一万铁骑足以血洗草原,那就让他杀,少了那些伎俩也没什么毛病。
赵凌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最多也就是提供意见,真正打仗还得靠蒙恬这些将军。
秦朝的功勋制摆在那里,那些将士们看到一群溃散的胡人会忍住看他们自相残杀?
能斩杀冒顿和头曼,建立不世之功业,谁又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