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贵妃的娘家人掺和其中。
暗娼馆最直观的背后东家是钟家,钟家的当家夫人是万家女,虽然不是万贵妃的亲姐姐,只是堂姐。
但是这个堂姐自幼丧亲,便由叔叔婶婶抚养,也就是本由万贵妃的母亲,万夫人养大的,和亲姐姐无异,姐妹俩关系极好。
群臣也终于反应过来,皇帝之所以送走万贵妃,并不是碍于他们的施压,而是为了给这件事避风头。
可现在万贵妃都被送走了,再牵扯她,也不容易了。
一时间,只有攻讦万家和钟家。
但其实,万家也不好处置。
因为万将军万亨,是有军功在身的,如今也还执掌着北境驻军的其中十万。
万将军出身寻常将门,年少时参军北境,先是先镇北王麾下的一名百夫长,后在战场上立了一些功劳,成了校尉。
二十五年前两国大战,镇北王叛国以至于边防图泄露,北境陷入危机连失七城,还遭受屠城。
就在北周攻打第八座关键边城的时候,万将军带着集结而来的残兵力挽狂澜,遏制了北周南下的攻势,挨到了援军。
所以他在那之后被加封二品定国大将军,在北境重整兵力后,奉命执掌其中十万人,先帝时很看重他。
北境驻军三十万,分三个人执掌,另外两个,一个是中立的,一个是齐王的人,只万将军是皇帝这边的。
如今万将军人在京城休养,他的嫡长子却已经接替了他坐镇北境。
要处置他,可不容易,因为这些事情,也不是他直接出面让做的,只是直接相关的钟家夫人,是他犹如亲女的侄女,万家也有所包庇。
皇帝也没打算直接处置万家,只让谢知行去了一趟万家,将万家暗中投效齐王的事情,开诚布公的跟万将军提了。
暗中投效齐王本就是万将军的意思,他女儿没有用了,皇帝也因为女儿的阻挠,一直不肯对万家加恩,连个侯爵都不肯给,他只能另寻出路。
万家,必得不择手段的往上爬,既然皇帝给不了,他就投效齐王,若齐王能赢,从龙之功在手,哪怕是公爵,万家也要得起。
而今这件事被谢知行当面指出,他便明白了。
皇帝愿意给他留一个体面,但,不会再信他,所以,北境十万兵权不能再由他和万家执掌了。
可兵权是他和万家这么多年最大的依仗,他当年费尽心机才爬到这个位置,让他交出去,比死还难受。
谢知行见他不情愿,甚至还露出了些埋怨和不满,拧紧眉头。
他耐心尽失,淡淡开口,“近日本相知道了一些当年镇北王的死和横山关沦陷的内情,也从贵妃那里听说了一些万将军的当年的事情,不知道这些事,现在够不够为镇北王翻案呢?”
万亨猛地抬头,不可置信的看着谢知行,瞳孔骤缩。
很快,万亨就镇定活下来,很是不悦的道:“谢相,你在说什么,怎的提起这桩旧事还这般胡说八道?当年镇北王欺君罔上,娶了北周暗探为王妃,为情所惑叛国,以至于横山关失守北境被屠,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您这话说的,像是在说本将构陷了镇北王以至于横山关失守一样,本将好歹也是当年阻挡北周铁骑立下大功的,你这话可不能乱说,即便是暗示,也不应该。”
他说着,还露出了些愤怒,似乎很义正言辞的指责谢知行。
谢知行淡笑道:“镇北王的叛国,确实不是万将军构陷的,说句不好听的,就算镇北王没有叛国,当时的万将军不过一小喽啰,还不够格能构陷这样的罪名给镇北王,”
他皮笑肉不笑,定定看着万将军,“本相说的是,横山关一战,本该奉命去亳州持镇北王军令求援的万将军,到底去了哪里?为何会在半个月后才在靖州出现,做了力挽狂澜的那个人?”
“按照当时的情况,以及镇北王的安排,若你尊了军令去亳州调度安排,即便赶不及,横山关保不住,起码亳州不会毫无招架之力,北周大军也不会势如破竹。”
万将军脸色霎时大变,再度不可置信的看着谢知行。
他怎么会知道,当年镇北王让自己去亳州示警求援传达军令?
当时没有多余的人在场,他很确定,除了他和他带的亲兵,其他知情的,包括镇北王,都死了。
横山关一战,镇北王带领迎战的十三万人,全军覆没,只剩一些伤残不堪的。
镇北王也在那一战中惨死,被和许多尸体一起踩踏成了肉泥,死无全尸。
据说,北周之后放出了消息,是以女色利用了他,又舍弃了他。
因为北周的诸般证实,即便镇北王是带着部下迎战后惨死沙场的,也还是没办法正名,他只是一个为了女人叛国,结果被北周皇帝耍弄,罪有应得死得其所的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