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境,本该是庄肃沉闷的,但因为那些无字牌位,竟让姜婠感觉到无尽的悲凉。
她讷讷道:“这是……什么地方?”
谢知行道:“一些……不能光明正大设立祭拜的故人罢了,算来是我的长辈,便也算你的,难得来一次,我就来拜拜,你和孩子只当是陪我。”
姜婠了然点头。
既然是不能光明正大祭拜的,那她便也不多问了。
谢知行走过去,拿了两炷香,在边上燃着的灯上点了,又拿来给了一炷姜婠。
姜婠接过,不明所以:“陪你祭拜还要上香?”
谢知行道:“来都来了,诚心一点。”
姜婠只好点头,随他一起跪在蒲团上。
也是奇怪,竟然刚好有四个蒲团,前面两个是他们跪,后面两个是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也不多问多说,连一向是个话痨子的谢瑾都乖乖巧巧的跟着跪拜,显然是有被教过这些祭拜礼数的。
拜过之后,谢知行上前去插了香在香炉山,姜婠的他也示意她自己去插好,没有要帮她的意思。
姜婠去了。
姜婠插了香后,他又拉着她转身回去跪好,又扣了头。
之后,谢知行没有要起来的意思,姜婠便也跪着。
她好奇道:“既是要祭拜这些人,不用给那些长明灯续油么?”
谢知行道:“不必,无岸大师每日都会亲自来续油,不用我们过度添油。”
姜婠其实挺好奇的。
无岸大师是慈恩寺最有威望的大师,已经百岁高龄,莫说佛门中人和民间百姓,就连皇帝他们,都对这个老和尚十分敬重。
竟是他日日来添油祭拜?那显然这个地方是他设的了?
这些是什么人?竟然用无岸大师做这些,如今谢知行来了,都这般郑重其事的祭拜,还声称是长辈。
谢家有什么亲友是不能光明正大祭拜的?
正疑惑,谢知行拉着她起身,道:“走吧,一起去寺中走走看看,拜拜佛。”
说着,又将两个孩子陆续拉起来。
姜婠道:“你还要拜佛啊?你不是不信神佛?”
谢知行道:“以前不信,但现在……宁可信其有吧。”
姜婠点头,好吧,她也觉得,宁可信其有,去拜拜,为在意的人求个平安也是好的。
一家四口出了这个屋子,谢知行又锁上了门,禅院外,那个和尚还在等。
谢知行还了钥匙,道:“有劳替我跟无岸大师问一声好。”
和尚却双手合十道了句佛,道:“谢相,无岸大师让小僧转达,请您若是方便,过去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