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平日只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谁家都不去帮忙,自己遇到事只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这种帮忙的人是不可能要工钱的,云歌就提前买了半匹麻布,让锦棠和儿媳们赶制了十余个拦腰式的新围裙,给来帮忙的女人们一人发一条。
看着手里意外收获的新围裙,所有帮忙的人脸上的笑都加深了,一声声热切的夸赞和恭维连云歌都有些招架不住。
帮忙的女人们和吴珍娘等人一起在厨房里忙碌着,随着太阳一点点升高,吃席的客人们也陆续上门了。
最先来的是关系近的亲戚,白鹤明的外婆元老太年近古稀,坚持亲自来了,小老太太嘴里的牙掉了好多,笑起来很是爽朗,连声夸自己大外孙有出息,白鹤明老老实实被她抓着手聊了半天的家常,云歌知道白鹤明这是心里有触动了。
老太太带来了自己的长子、长孙和重孙,四代同堂。
白鹤明的大舅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实汉子,如今头发也半白了,白鹤明的母亲是元老太最大的孩子,大舅的长子比白鹤明小个五岁,长孙今年十二,据说也在学堂读书,学问还不错。
元家人住在隔壁县,坐马车到大青石村也得一日多的时间,老太太他们是昨日一早就雇了车从家里出发了,路上在沿途镇子的客栈宿了一晚,天不亮就起来继续赶路。
云歌赶紧让蒋桂花和妙儿把后罩房空着的那间屋子收拾出来,先让老太太去躺着歇一会儿,又让吴珍娘抽空做些软烂的食物,元老太这口牙绝对吃不了正常食物。
元家和白家离得远,来一趟不容易,平日很少走动,除了元老太其他人都有些拘谨。
云歌让谦川接待大舅和大表弟,大外甥元泰到前头去和谦湖一起记情礼,纯宜等几个小的则在后头陪元老太说话。
元老太年轻时绣花绣的好,这门手艺给儿媳和女儿都传了,可惜白鹤明的娘没生女儿,又死得早,所以在白家没传下去,元老太这次来除了带了五百文的情礼,还带了一个精致的蟾宫折桂苏绣小桌屏,说是儿媳孙媳们合力赶绣出来的,放到苏州府城的大铺子里去卖,怕是在五两银子往上。
云歌看到绣工精巧的桌屏后连连赞叹,当即就让摆到前头正房去,给客人们看,元老太更高兴了。
过了一阵子,吴珍娘和蒋桂花的娘家人也都来了,蒋桂花的大哥大嫂和吴珍娘的娘居然是一起来的,说是在快到大青石村时恰巧碰上了。
蒋桂花的大哥送了二百文的情礼,还带了一张灰狐狸皮和两张兔子皮,尤秀蔓看着他送完,才过来也送了二百文的情礼,加上一块上好的徽墨。
云歌看到后暗中挑了下眉,尤秀蔓和蒋桂花的大哥在快到村口时“碰上”,恐怕不是个巧合啊。
繁昌县一带的乡村,普通情礼往来普遍是十文钱,家境差些的给个六文八文,好些的会往上加,特别近的亲戚才会给到上百文。
谦湖从早上开始记了一个多时辰,共记了七十多笔情礼,大多都是十文的,只有十来笔超过了五十文,除了几个亲家,最阔绰的是族长家,也给了五百文的情礼,不算实物礼物,所有情礼加起来才有二两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