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故意这么说,就是想探探对方底线。
若是让利两分是对方最大的诚意,那也不是不行。
贾正金眉头紧锁,摇头道。
“三青兄弟,不满你说,这两分还是哥哥我向总部那边求来的,如果是别人的话,最低五分,不然情愿丢掉这个供应商,也不愿意跟对方合作。”
“说真的,现在药材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许多西药逐步进入国内,很多人也更愿意选择药效更猛更快的西药,而中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步缩水当中。”
这点确实没错,尤其是从八十年代起,国内越来越不注重中药发展,更多是偏向西方。
从而导致有许多能够花小钱就能治疗的病症,在西药的治疗下,越花越多起来。
甚至许多人倾家荡产,也只能为病人多延长几个月寿命而已。
徐三青想到这回道。
“这样吧,我徐三青也不是个爱占别人小便宜的人。”
“药材每斤少三分钱,这样你不难做,我也还能承受得起。”
贾正金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起来,甚至脸上充满惊讶。
他完全搞不懂对方到底在想什么,明明刚刚两分钱都准备离开,现在反而还主动再多降一分钱出来。
不过这也算是件好事,最起码跟总部那边也有一个不错的交代。
徐三青手里的药材,从品相来看,要比市面上许多同类型好上许多。
“那就这么决定了,你看合同我都给你带来了!”
说着顺手从公文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合同。
徐三青接过合同,仔细看了看。
在确认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以后。这才同意签字。
合同内容大概是十年制度,不过是一年一签,至于药材采购价,是根据当年市场平均价来的,并不是死价格。
这其实也是为了双方好,比如现在丁茄市场价是五毛,明年或许就会降至三毛也说不一定。
又或者明年丁茄七毛,那甲方肯定会不满,甚至撂挑子不合作等问题出现。
至于供货数量,也是弹性模式,要根据气候超能等方面衡量过后再确定量。
贾正金拿着合同指着采购量说道。
“三青兄弟,因为我们是初步合作。量这块还是先问问你大概目前能够提供多少。”
徐三青大致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上一世王八山众人采购药材的数量。
那时候光自己上山一天下来也有个五六斤,运气好的时候能有十来斤。
而当时一天进山的人是二十多人左右,如果按照每人一天平均出货量来看,大约是三斤。
二十多人拉扯下来是七十斤,一个月三十天,除开一半时间务农,应该是一百零五斤。
如果是一整年都在采药材,可以达到两顿左右,甚至更多。
“嗯目前可以先写一年两顿,如果到时候我这边规模发展大了,或许会更多。”
“也行,反正都是第一次合作,后续可以慢慢改的嘛!”
贾正金欣然接受他的这个建议。
毕竟现在写太多也没意思,写太少的话,那总部那边肯定会有意见。
两顿刚好卡在公司最低采购标准上面。
很快两人达成共识,签好合同。
至于运输这块儿,贾正金想了想,还是建议徐三青道。
“哥觉得你可以想办法找些开货车的老哥合作一下,这样既能够保证药材运输,又能够提高运输效率。”
“不然要是由我们公司提供的话,光派人从福省开车过来就得耽误不少时间,这一来一回时间长不说,还容易出些岔子。”
贾正金并没有明说会出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