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指停在了地图上的某个位置,
继续说道:
“李长官把五十九军摆在河东,
就是要趁着鬼子渡河的时候来个半渡而击。
这可是孙子兵法里的老套路了,
关键就在于一个‘合’字。”
说到这里,张教育长突然猛地抬起头,
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徐天亮,
那眼神就像是刺刀尖上的反光一般,锐利而冰冷。
“你说各部队各行其是,
好啊,那你倒是给老子说说,
到底哪支部队该听谁的?
川军、西北军、中央军,这些部队的装备和补给可是天差地别!
你凭什么让人家拿着杂牌军的命去给嫡系部队守防线?”
徐天亮嘴唇微张,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但最终却没有发出声音。
古之月凝视着他,注意到他的喉结微微颤动了一下,
仿佛有千言万语被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与此同时,徐天亮眼中的火焰渐渐熄灭,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灰蒙蒙的黯淡光芒。
教室里异常安静,
静得让人能够清晰地听到,
窗外梧桐树叶飘落在石阶上的轻微簌簌声。
不知是哪个同学的钢笔尖,
在纸张上不小心洇开了一个墨团,
那团黑色的墨渍缓缓地渗开,宛如一滩正在蔓延的鲜血。
张教育长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
但却像一块被水浸湿的棉絮一样,
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战争并不是一场赌气的游戏。”
他缓缓说道,“你们现在或许觉得兵棋推演只是一种儿戏,
但当有一天你们真正站在指挥台上,
手中紧握着数千名士兵的生死大权时,
你们就会明白,每一步棋都必须深思熟虑,精确到骨头缝里。”
说完,张教育长突然猛地转过身去,
面向黑板,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发出“嘎吱”一声,断成了两截。
他毫不犹豫地在黑板上写下了“知己知彼”四个大字,
每个字都写得苍劲有力,
仿佛要将这四个字深深地刻进黑板里。
写完后,张教育长转过身来,目光再次落在徐天亮身上,
“徐天亮,你刚才提到的后勤、兵力、指挥等因素,
确实都是战争中的实际情况。
然而,我们中国人打仗,
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这些就能取得胜利的。”
他转过身时,古之月看见他领口的将官领章上落着点粉笔灰,
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操场看见他给学生示范拼刺刀,
五十岁的人了,动作还像杆标枪似的笔直。
\"说说吧,\"
张教育长敲了敲兵棋推演的沙盘,
\"如果让你指挥五十九军,你怎么打?\"
徐天亮瞪大了眼睛,
仿佛被眼前的沙盘景象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