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宋清莹本就慌乱不安的心,此刻如坠深渊。
她声音发颤,问道:“医生,您什么意思?什么叫屿白他根本没有失聪?”
医生瞥了一眼旁边的肖深,缓缓开口:“当年,沈屿白头撞到暗礁,只是轻微的脑震荡。”
“只是他看到你站不起来,觉得自己作为健全人却无法让你振作,而你又因残疾有了轻生的念头,他便嘱托我对你隐瞒,说他失聪了。”
宋清莹满脸震惊,声音低哑得几乎听不见:“为 为什么?”
医生叹了口气,说道:“因为屿白说,只有两人处于同样的困境,才有共鸣。”
“宋清莹,沈屿白为了爱你,甘愿装作聋子,还专门去学手语。”
“他这样费劲心思,只是为了让你能有活下的信念。”
“从医这么多年,我很少见到有人能如此体贴入微,你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人。”
医生说完话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只留下宋清莹呆呆地站在原地。
此刻的那句:“因为屿白说只有身处一样的困境,两个人才会有共鸣。”
一直不断回荡在她的脑海里,撞击。
她捂住心口,无力地靠着墙面滑落。
脸上的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
洁白的婚纱沾染上了地上的污渍,就像她辜负了沈屿白那纯洁无私的爱,在原本无瑕的感情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污点。
她终究是失去了,用生命,乃至用灵魂深爱她的男人。
内心再多的忏悔,都抵不上沈屿白那句。
为爱共鸣。
一想起这段时间,他们肆无忌惮当着沈屿白的面。
不断地挑衅他、嘲讽他,辱骂他是个听不见的聋子。
那时候沈屿白的心该有多痛。
宋清莹的心,仿佛被放在火上炙烤,曾经对沈屿白说过的每一句伤人的话,此刻都像回旋镖一样,狠狠地扎回自己身上。
她颤抖着嘴唇,好半天才挤出一句零碎的:“对不起。”
就在宋清莹沉浸在无尽的懊悔中时,沈屿白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了柏林。
一下飞机,沈屿白就看到导师带着家人在候机厅里翘首以盼。
导师举着的纸牌上,“欢迎沈屿白” 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看见沈屿白的那刻,一个害羞的小女孩走上前来,将手中的鲜花递到他的怀里。
用德语说道:“欢迎你。”
沈屿白也用德语回应:“谢谢。”
导师接过沈屿白的行李箱,热情地介绍道:“这是我的女儿,这位是我的爱人。”
师母笑容满面地说:“屿白,我听老徐提起你好多次了,你可是他的得意门生!这次你答应出国工作,他高兴得呀,比我当年生女儿还激动。”
导师拍了拍沈屿白的肩膀,笑道:“别听你师母的话,她就爱夸张。”
接着,导师好奇地问道:“屿白,我一直想问,你怎么突然学起手语来了?”
沈屿白脸上原本的笑容微微一滞,闪过一丝落寞。
“当初是为了一个人,不过现在我也真心喜欢这份工作。能给听障人士带去一点温暖,我觉得很有意义。”
师母欣慰地看着沈屿白,赞叹道:“怪不得老徐把你夸得天花乱坠。就凭你这几句话,我都差点想把女儿托付给你了。”
旁边的小姑娘脸一下子红了,害羞地躲到母亲身后,偷偷用眼角瞥着沈屿白。
导师看了看沈屿白,笑道:“哈哈,你师母开玩笑呢。好了,咱们现在回家。”
“对啊,听老徐说你喜欢吃辣的,我特意做了好几道辣菜。”
沈屿白看着导师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那颗早已冰冷的心,渐渐有了温度,开始重新跳动起来。
这就是家的温暖吗?
自从父母去世后,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了。
上一次的温馨场景,还停留在生日那天,宋奶奶亲手为他煮的那碗加了三个蛋的长寿面。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沈屿白摇了摇头,在心里默默说道:“奶奶,希望您健康快乐。”
随后,他跟上了导师一家的脚步,迈向了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