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骏自从飞机开始下降就异常兴奋,出了航站楼,对着外边一望无际的农田,他圈着双手大喊了一声:“中国,我回来了!”
作为二代华裔,他对中国的认同感仍然很强,从小乔父就灌输了他“中华”的概念。
但兴奋劲过去,他又担忧道:“李誉,这里有些荒凉啊。”
“一望无际的麦田怎么叫荒凉,再过上一个月,等返青了你再看,满地都是绿油油的,再等抽了穗儿,形成了麦浪,你在田间地头都能闻到一股麦香味。等麦子半青不熟,揪一把用火一燎,烤麦子吃在嘴里,又香又甜,还有股奶香味……”
李誉来到自己的国家地头上,有诉说不完的话。
说话间,他们走到了公交车站点,这里已经等了很多人,前些天下的雪并未完全化掉,公交车并不准时。
“打出租吧?我去问问。”李誉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出租车,问了一下,还是有的。
他们根据指示到了一处窗口,是京城汽车服务公司安在这里的租车点。
李誉让乔骏出示了美国护照,开了乘车小票,同样需要等一下。
天气不好,乘出租也要先来后到,不过可以在屋内等着。“你们是美国来的华侨吗?”一个姑娘大着胆子问道,她垂肩短发,瓜子脸,大眼睛,长得很漂亮,是刚刚给他们开出租车票的。
“算是吧。”李誉指指乔骏,又指指自己,“他是美国籍,我是中国籍。”
“美国很漂亮吗,是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小汽车吗?”姑娘问道。
“不是,”李誉老实地回答,“也有贫困人口,吃不起饭的。”
“我如果去美国,工作好找吗?”
“分什么工作。”李誉不解了,“妹子,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昨天一个男的跟我说,他有门路可以带我去美国工作,说那里管吃管住,一年能挣几万块钱。”姑娘顿了顿说,“他让我考虑考虑,但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李誉和乔骏互望了一眼。
李誉问道:“那人介绍工作找了几个人?只有你一个吗?”
“是啊,所以我才没有答应。”
“你的谨慎是对的,那人说过还回来吗,什么时候回来?”
“今天下午应该过来,他说是回来探亲的,离这里并不远。”
“探亲?”李誉纳闷了,“他多大年纪。”
“四十来岁的样子,”姑娘想了想补充,“他老家有亲戚。”
姑娘又说道:“我叫林秋兰,今年20岁,你们两位一看就比我大些,叫我兰兰就行。两位大哥,我怎么称呼你们呢?!”
李誉笑笑:“我叫李誉,你可以称呼我李哥,他叫乔骏,你叫骏哥吧。”
“李哥好,骏哥好。”林秋兰很乖巧。
“你也好。”乔骏连忙回应。
“既然你叫了一声哥,我也不能撒手不管,这样吧,我和你骏哥在这里等等,等那个人来了我们帮你探探底。”
碰不到没办法,碰到了,也在自己能力之内,李誉准备帮帮忙,总不能让她真给人骗了。
这个林秋兰落落大方,谈吐得体,挺招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