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誉有点懵逼。
——车棚里,一个和他身高仿佛的黑人小伙专心致志地撬他的车锁,大白天的这么做真的好吗?!
“有什么能帮忙的吗?”李誉问道,好标准啊,这句话应该是上一世学英语时第一节课内容。
黑小伙一愣,他定了定神,发现是个青涩的年轻人,就说道:“我的自行车锁坏了,我尝试着打开它。”
“是吗,我帮你好了,”李誉把手里的钥匙亮了亮,插入锁孔,一拧,啪嗒一声,锁就开了。
“呦,真神奇!”黑小伙赞叹不已。
“客气了!”
小伙说完还想推自行车,却没推动,回头发现李誉扳住了车后座。
李誉对他大条的神经感觉不可思议:“伙计,没看出来吗,这是我的车子!”
“你的,车子?”小伙表示难以置信,然后又想了想,挠了挠后脑勺。
他停了车子,取出一个钥匙,往锁孔里又鼓捣了半天,然后再一拍脑袋:“法克,我的车子忘在商场了。”说完就想跑,被李誉拦住了。
“伙计,你演技不错啊,我怎么不信呢。”李誉笑了。
“我真的忘在了商场,我的车子和你的一模一样,兰瑟自行车店买的,你的是不是也在那里?”黑小伙分辩道。
李誉还真有点相信了,兰瑟自行车店就在前边街道,离校园很近,李誉这辆就是在那里买的。
两人买同样的车子,还真有可能。
“算了,你走吧!”李誉不置可否,让开了路。
没想到黑小伙反而不走了:“你这是不相信我!你凭什么不相信我?!”
李誉懵逼:兄嘚,不要这么轴吧。
“我信,我信,车子给我,我得走了。”李誉绕过他去推车子。
“你分明就是不信我!”黑小伙不开心,“以后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撂下这句话,可能生怕自己的车子丢了,他还是抢出校门。
第二天,李誉认识了老师们,虽然他中国身份引起了诸多好奇,但走到教室以外,并没人说什么,毕竟亚裔并不鲜见。
课堂内容之余李誉就有些无趣了,他没有浪费时间,课本学到大三了,上课相当于复习而已。
同学见面点点头,大学里都很有礼貌,但仅止于此,想多说话,进一步交流人家的态度就冷淡多了。
李誉也不自讨没趣:爱理不理,老子不稀罕。
李誉抵美后虽然不自闭,但之前,他的圈子要么有求于他,要么接触的人层次较高,除了在飞机上那次,并没有明显的歧视情形。
大多都是大学遇到的这种:我对你微笑纯属礼貌,并不想和你交流。
隐性的种族歧视确实如前世所闻无处不在。
这让李誉更想家了,在中国那旮旯,和谁说声话不是热情似火啊。
就是到了40年后的校园里,选修课上拍拍肩膀说句“兄弟,帮我答个到”,对方也会如同接过了重任,跟你说句“没问题”,随后等你走了边耗费脑汁想你的名字,边吐槽:“这tm谁啊,我同学吗,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