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中国传统的除夕。
李誉来到美国已经超过2个半月。
这两个多月来他开了公司,收获了爱情,也利用上一世的“石油危机”记忆,即将收获第一桶金。
但,他还是感到孤单,因为这一世的身世,也因为远离家乡。
李誉站在卧室窗边,看向屋外。
已是万家灯火时分,夜里的芝加哥灯红酒绿,车流如织。
这是除夕前一天的夜里,9点多钟。
济城那里是大年三十,上午10点多,电信局转接员没放假的,差不多上班了。
“叔,是我。”经过了漫长的转接和等待,李誉终于接通了电话,电话那头是宏光塑料厂。
“我当然知道是你,在美帝那里,我就认识你一个人。”刘和友开着玩笑,“你那里开学了吧?”
“没呢!还得几天。”
“不出正月就开学吗?”刘叔又觉得开学时间不人性。
“这里没农历,开学不考虑春节!除了华人,这里也不过春节。”李誉解释道,现在不比后世,春节完全被白人社会无视,“过年了,你和姨都挺好的吧?”
“挺好的,挺好的。”刘叔笑着说,“你姨今天大清早就把我撵公司来,她念叨着你估计要打电话。果然,你就打过来了。”
李誉笑了,很开心,有人关心的感觉真不错。
这是亲情的关心,和爱情不同,一个是暖,一个是热,能同时得到两者的人是幸福的。
“叔,去年底大会开了,咱厂子里有没有学习会议精神啥的?”
刘叔一愣:“学了,很受鼓舞。问这个干什么?”
李誉:“叔,你忘了和哈珀公司的合作意向了?如果高层鼓励创汇,合作成功对咱厂也好处多多。”
“没忘,月初和哈珀那边联系过,但是,他那边意向不大了。”刘叔说道,又仿佛自言自语,“人民币值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誉大概明白了哈珀那边推脱合作的借口了。
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1577人民币兑换1美元,而且,人民币还在升值轨道,在1979年将达到1496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高位。
这不正常,不光严重抑制了出口,也抑制了外来投资。
哈珀本是为了安抚李誉来美,他并没有想在中国找代工,现在更是直接借着人民币汇率被高估原因,取消了意向。
当然,意向取消就取消了,刘和友也没什么感觉。
高层口头上“鼓励创汇”,但一时还是延续着“统收统支”的老的外汇管理方法,外汇在刘和友的思想里还是有点费力不讨好的。
直到79年8月份的“外汇留成”实行,让地方和企业能获得一定比例外汇,才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然后,到了81年1月1日,出台了“内部结算价”,“创汇”才真正的火了起来。
不过,哈珀取消代工意向是因为对中国不了解、不放心,而不是不能挣钱。
眼下,中国的人工便宜到没朋友,原材料价格也比美国低了太多,即使汇率吃亏,但总体上,同一件产品的到岸价,还是比美国当地生产低了一半以上。
“人民币值钱了对出口没好处。”李誉简单说了下,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
这年代个人想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的正常渠道几乎为0,人民币在国际商品贸易上覆盖率也趋近于0,李誉还不能理解为何汇率居高不下,想来应该是更多方面考虑的结果吧。
比如,如果贸然贬值,外资就会大军压境,民族工业根本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