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太子关于太皇太后的话,倒是说错了。
太皇太后看到茉雅奇的眼眶有些红,压根儿就没有往茉雅奇受欺负上面想,反而猜到茉雅奇为什么哭了。
毕竟太皇太后是何等人物,茉雅奇这样一个才几岁的小姑娘,心里面那些小心思,太皇太后都是一眼就能看破。
在康熙帝带着太子去忙正事 ,茉雅奇也被打发下去歇着以后,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就说起这个事情了。
“苏茉儿,看茉雅奇这个样子,今天和太子出去的时候,是哭过了这孩子,还是担不起事,遇到事情就只知道哭。”
苏麻喇姑就笑道:“格格今天是哭过了!那也是格格担心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可得快点儿好起来,等太皇太后好起来了,格格也就不用再担心。”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我们主仆在一起都七十多年了,算起来不管是父母兄弟,还是夫君儿女这些,都没有你和我亲近。”
“这些年无论日子过得如意、不如意,都是你陪在我身边,很多话我对其他人不好说,对你却没有这些担心,你就不用说好话哄我高兴了,我的身体你还不知道”
“太皇太后可不能说这种丧气话,你就是病了,太医天天都来看着,慢慢养着,也就好起来了。”
苏麻喇姑对太皇太后的身体自然是有数,但是奴才对主子,肯定话要往好了说。
主子的病情再严重,也得挑好听的话说,好好养两天就好了。
虽然七十多年的主仆关系是亲近,已经不同于一般的主仆关系了。
苏麻喇姑知道以她现在和太皇太后的情分,别说是说错一两句话,就算是做错一两件事,太皇太后肯定也不会跟她计较,再把她怎么着了。
就像太皇太后说的那样,就算父母兄弟、夫君儿女,有哪个人陪在太皇太后身边的时间,有她那么长,又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情
更别说这些人还不在了,留下的都已经是孙辈、曾孙辈、侄孙辈的人了,就更没有人比得上她了。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谨慎都成为习惯了。
要知道从小跟在太皇太后身边,又跟着太皇太后出嫁的丫头,原本也不止她一个。
她能一直留在太皇太后身边,拥有如今的地位,靠的不就是谨慎
所以哪怕太皇太后都那样说了,苏麻喇姑也还是只说好听的话。
“你啊,这么多年还是这样,说出口的话都得在嘴里面过几圈才放心…………”,太皇太后也习惯苏麻喇姑的谨慎了,就感叹了一句,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纠缠。
然后就说起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我这个身体我有数,熬不过几天了。”
“太皇太后莫要如此作想,您定能长命百岁的,现在不过是病了,再养几天就好了。”, 苏麻喇姑急忙回应道。
“你就别说好话哄我了!我有几句话要交代你。”,太皇太后摆了摆手,示意苏麻喇姑不必宽慰她,继续交代正事。
“说起来,我这一辈子尽管也经历过磨难,受过不少的苦,但是能走到如今的位置,又活到现在这个高寿,就这么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地方。”
“只是挺对不住你的,你该出宫嫁人的时候,正是我在宫里面处境最艰难的时候,那个时候太宗一心宠着姐姐,我怀着福临都没人过问,你不放心我,我因为私心也把你留下了,倒是让你孤苦一生了。”
清朝不同于大多数朝代,很多宫女的出身都不错,因此也不会一直在宫里面待着,变成白头宫女,终身不得出宫,而是二十五岁以后就能出宫嫁人了。
这个年纪,尽管在大多数人眼里看来也不算小了,但是能进宫的女子,即使是做宫女,容貌、仪态这些都不会太差,手上还有月银以及主子的赏赐这些 ,嫁人还是很容易,甚至不少人还嫁的不错。
苏麻喇姑一直留在宫里面,就算地位不同于一般奴才,哪怕是康熙帝都很尊敬她,其他妃嫔、皇子、皇女这些,就更加敬重她了。
却终究是孤苦一生,哪怕很得敬重,也没有什么亲近的人。
太皇太后想到这些,倒是真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个陪伴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的奴才了。
“太皇太后千万别这样说,奴才能一直陪在你身边,是奴才的福分,要不是跟在你身边,我哪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
苏麻喇姑却并不这样认为,她如今在宫里面就算是个奴才,那也是所有人都得对他客客气气的。
要是出宫嫁人了 ,日子过得还未必有如今好。
夫妻感情不好、婆媳相处不好、儿女不孝顺,这些事情她也都见过。
连太皇太后这样的人,都解决不了这些事情,只能是两败俱伤。
苏麻喇姑也没有那个把握,自己当初真的嫁人了,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