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一连好几天,赵俊民像着了魔一般,雷打不动地守在大院门外。
只要瞧见李秋珊的身影,他就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可换来的,总是她冷漠的眼神与刻意拉开的距离。
几次下来,李秋珊被折腾得没了法子,只能呆在家里,图个耳根清净。
然而这天,她有了不得不出门的理由,因为她收到了平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是她的第一志愿医学系。
一想到马上要离开家到学校住校,得趁着开学前上街采买生活用品,她只能硬着头皮出门。
果不其然,李秋珊刚走出大门,就敏锐察觉到身后那道熟悉的身影。
赵俊民默默跟在她身后,像个甩不掉的影子。
她心里一阵厌烦,脚步愈发急促,突然身后传来一道男声:
“珊珊!”
她回头一看,是顾时舟。
顾时舟脚步轻快地走上前,目光先是扫了一眼赵俊民,随后稳稳落在李秋珊身上,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语气诚恳:
“珊珊恭喜你考上大学,阿姨邀请我参加你的升学宴,我正想着给你挑个合适的礼物呢。”
这话像一道冰锥,直直戳进赵俊民的心窝,冰冷刺骨又痛彻心扉。
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李秋珊之间的距离正不断拉大,已然遥不可及。
可即便如此,赵俊民还是强撑着走上前,声音里满是落寞:
“秋珊,我不知道你考上了大学,都给你准备礼物。我我决定也参加高考,努力跟上你的脚步。”
闻言,李秋珊连眼神都没给他一个,显然对他的生活丝毫提不起兴趣。
顾时舟见状,自然地伸出手接过她手中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与她并肩而行。
两人有说有笑,朝着前方走去。
赵俊民站在原地,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苦涩不已。
以前除了自己,任何男人都近不了李秋珊的身,她说谈了对象就该和别人保持距离。
她做到了,可是他却没有做到。
满心的悔恨如潮水般翻涌,让他几乎快要喘不过气。
可他无力阻止这一切,只能眼睁睁看着李秋珊越走越远,直到彻底走出自己的世界。
今天书记已经来了电话,让赵俊民尽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来。
即便他再舍不得,也只能服从命令。
升学宴上。
李秋珊的父母请来了很多有头有脸的人,她身着一袭漂亮的白色长裙,宛如一朵盛开的百合。
她亲昵地挽着母亲的手臂,优雅地穿梭在人群中,大方回应着宾客们的祝贺,眉眼间尽是青春朝气与自信。
而此时,宴会门外,赵俊民却因没有邀请函被保安拦了下来。
透过那扇玻璃门,他清晰地看见李秋珊一袭白裙的模样,思绪瞬间飘远,回到了初见她的那天。
那时正值盛夏,又刚下过雨,乡间小路满是泥泞。
李秋珊下了车,独自提着沉重的行李,艰难走在泥巴路上。
裙摆溅上了不少泥土,可她丝毫没有露出不悦的神情,只是动作利落地给裙子打了个结。
随后叉着腰给自己打气:
“不就是路不平嘛,这点困难根本难不倒我!”
女孩不服输的模样,和其他哭着想要回家的知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仅仅一面,他就被这个女孩身上独特的坚韧与乐观深深吸引。
思绪回笼,赵俊民无奈地蹲在门口,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至宴席结束。
宾客们陆续走出酒店,他眼睛一亮,终于在人群中捕捉到李秋珊的身影。他赶忙起身,快步上前拦住她。
从怀里掏出一支崭新的派克钢笔,递到她面前,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秋珊,上次刘珍珍弄坏了你的钢笔,不知道你有没有修好,我又重新买了一只送你,就当做是你考上大学的礼物。”
赵俊民紧张地攥着裤缝,把这只花了他大半个月工资的钢笔递了过去。
李秋珊冷冷看了眼,想到了书房里那只修不好的钢笔,心里难过不已。
她没有伸手去接,只是淡淡地开口:
“我不要,你拿回去。”
见状,赵俊民咬了咬嘴唇,语气充满哀求:
“秋珊,书记来了电话,我得回赵家村了,不过你记住,我是不会放弃你的,等我考上平城大学,咱们还会再见。”
李秋珊听到这话,目光直直地盯着他,语气冰冷且坚决:
“我不会阻碍你进步,但就算你考上了平城大学,我也希望你把我当成陌生人,别再来打扰我的生活。”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大步离开,只留下赵俊民落寞地站在原地。
天空很快下起了大雨,他看着李秋珊离开的方向迟迟不肯挪动脚步,直到雨水将他的全身都浇头,刺骨的凉意从四肢蔓延至全身。
此时的他,终于体会到了李秋珊被关进柴房时绝望的心情。
他懂了,但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