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被人欺,马上被人骑。
这话说的没毛病,事实上真就如此。
若是一个人从小都表现的很不听话,很不好惹,那么他长大后即便做些坏事儿,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相反,他若忽然做点好事儿,则会有一群人夸奖。
而一个从小就很乖,很听话,很好惹的老实人,人们会习惯他的老实,反而觉得他好欺负。老实人哪天稍微做点坏事儿,就会有一大堆人上纲上线,说他变坏了,十恶不赦。
这一点张清源深有体会。
第一章时就说过,上辈子他小学时上过古武防身辅导班,虽然他上辈子的辅导班教的都是武术套路,只是打的好看。
可即便是武术套路,依旧能让他在上下几个年级里打遍小孩儿无敌手。
所以,小时候他也曾打打杀杀,号称县三小,县二中,县实验高中第一狠人儿。
爹妈没少去学校,为他愤然出拳买单。
开始父母还会说他,到后来,也就习惯了,以至于他毕业后卖房,挣到第一笔几万块收入的时候,爹恨不得喜极而泣,跪在祖宗坟前告诉祖宗们,这孩子出息了!
而他们家隔壁那小孩儿,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
老实,听话,学习好。
长大后毕了业,只找了个普通工作,挣得也不多,就连分个手都会被村里人传的十恶不赦。
他记得还有个叫马夹的发小,小时候也是跟着自己屁股后面跑,各种不学好,长大了甚至不好好上班,每天在家憋着要写小说,没少被人家笑话,一个破大专毕业的还写小说,有那脑瓜子嘛。
村里人说他啃老,说这孩子废了。
却不想人家真能指着这玩意儿挣钱,据说写的还不错,一跃成为了十里八乡有名的香饽饽。
所以,张清源不想跟那些江湖人废话,也不想自证什么,让江湖人知道我不好惹就行了。
当他们习惯了自己和宝弟的做事风格,我们干啥都是应该的,万一哪天忽然高风亮节讲个理啥的,则会有一群人说我们变好了,是个好人。
为啥去年在中州时不闹这么一出,非要来到神州才这么做。
哈!
在中州时候不是武功还不咋成熟嘛,万一人家不惯着自己这臭毛病,不就废了。
而现在,他们俩的武功已经逐渐成熟。除了陈虚谷,少林几位高僧,华山派掌门那个级别的,他们俩还真不虚别人。
普通高手打不过还能跑嘛。
不是吹牛,现在他们俩的武功,绝空方丈来了也不是对手!
所以张清源并不担心那群小卡拉米们如何去想。
嗯,换句话说,他只是跟那些小角色们不解释,若是真有上面说的那些高人下场,该解释还是要解释一下的。
不能无脑装逼,行走江湖要有序装逼。
要明白跟谁能装,跟谁不能装。
张清源其实很有逼数!
行走江湖这么久,强行让张清源越级挑战的,也就新手村大boss少林寺了,解决大boss他不是自己去莽,而是请来陈虚谷谷歌帮忙。
所以看似他们很浪,其实一直站在岸上。
……
自从那天宣传完他们的标准之后,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两三天,都没有江湖人士过来跟他们俩搭讪。
江湖上甚至传出,这俩道士不好惹,无理还要辩三分,他们但凡占理,杀人不眨眼的。
所以,还真没人招惹他们了。
虽然没人主动上来招惹他们俩,可跟踪他们的势力却日渐增多。
这些人都是想抓他们把柄的一些势力,想为神州八绝报仇的高人。
有些或许真心为了报仇,有些则是纯粹不想让两个中州来的道士,在自家地界上这么嚣张。
你们不是说你们很讲理吗,不是说不会随意杀人吗,杀的人,做的事,你们都没错吗?
好,我就盯着你,但凡你有一点把柄落在我们手里,管你是哪家的道士,看我们干不干你就完了!
现在属于拿着放大镜找瑕疵那种。
“哥,总这么被人盯着,好不习惯啊。”
客栈里,张君宝在创造那套剑法,灵感来了必须抓住。
但在客栈里住了三天,拉屎都有人在外面听着放了几个屁。
他们俩豪言放出去了,不能因为有人路过茅厕就杀人吧。
可总被人这么盯着,实在是不好受啊!
张清源也叹气,“再坚持坚持,等咱们到了终南山就好了。
他们再狂,也不能上全真道宫盯着咱俩吧。”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