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率先提出:“军士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每一名屯种军士至少带两名百姓,至少耕种四十亩田。所耕农田皆归他们所有,以此激励军民积极参与。”
贾诩补充道:“农具和种子由官府免费提供,并且免去一年赋税。此外,还需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屯田进度,确保耕种效率。”
刘虞点头称善:“此法可行。但羌胡侵扰之事,又当如何应对?”
魏武思索片刻,答道:“可在屯田区域设立哨所,派兵巡逻。同时,加强与羌胡各部的联系,以贸易互通有无,减少冲突。”
贾诩微微一笑,道:“魏府君所言极是。此外,还可让羌胡部众参与屯田,给予他们同等待遇。如此,既可增加劳动力,又可缓和矛盾。”
刘虞拍案叫好:“妙计!如此一来,凉州屯田之事可成矣!”
三人连夜商议,直到太阳升起,方才写好所有规划。
……
转眼又过五日,各个羌族首领陆续抵达了允吾县。
刘虞随即召集他们,详细解释了屯田政策以及未来的贸易安排。
他亲自指导他们如何种田,并分发种子。
同时,他还向羌族首领展示了大汉的军威,以示威慑与安抚。
魏武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惊讶。他原本以为这些羌人不懂汉人语言,却没想到他们竟然都能流利地用汉语交流。
贾诩见魏武神色有异,微微一笑,低声道:“魏君,这些羌族首领常年与汉人交往,早已熟悉我们的语言和文化。”
魏武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如此。”
……
数日后,各个羌族首领陆续离去,魏武、赵达和卢洪也分别带领各部前往各个郡上任。
此次刘虞召集的羌族首领中,小月氏国单于奎尼·伊不拉音·西日阿洪也在其中。
由于小月氏国为张掖属国,魏武便带兵顺道护送他返回。
奎尼单于的外貌颇为独特,像是黄种人与白种人的混血。
他有着深邃的眼睛、高挑的鼻梁和宽阔的脸颊,头戴一顶绣着繁复花纹的花帽,身穿一袭红色长袍,袍上绣着各种精美的图案,腰间别着一把镶嵌宝石的弯刀,显得既威严又华贵。
此次他仅带了三十骑随行,其中只有十人披甲,显得颇为低调。
一路上,奎尼单于与魏武相谈甚欢。
他详细地向魏武介绍了小月氏国的情况:小月氏国一共一千八百户,人口一万九千五百,胜兵四千人。国内设有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国中百姓半农耕半游牧,生活虽不富裕,但也算安稳。
魏武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回应:“单于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实乃幸事。”
奎尼单于笑道:“魏府君过奖了。小月氏国虽小,但始终心向大汉,愿与大汉共谋太平。之前全是被贼人欺骗,险些酿成大错!我们国人各个心中愧疚!”
……
十日后,众人终于抵达了小月氏国边境。
魏武远远望去,眉头不由一皱。
只见弱水旁竟集结了一千多名骑兵,旌旗招展,刀枪林立。看他们的装束,显然是小月氏国的兵马。
魏武仔细打量,发现这一千多名骑兵中,披甲者不到百人,其余皆是轻装简从。
他心中警觉,转头看向奎尼单于,冷冷说道:“奎尼单于,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这可不像是欢迎仪式啊!莫非是想打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