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宋应知回来,李游本想再拿菜回去热热,没想一起身,就看见了一道明黄锦轴!
他一脸惊喜的问道:“是不是皇上给你升官了?!”
宋应知瞥了一眼李游,这小子……
“你嘴巴可真灵,你家公子我,还真是升官了。”
从六品升为正六品。
任巴里县县令一职。
任职不到一年,就升职,这在朝中屈指可数,可任谁听了这是去巴里任职,都不会心存妒忌。
因为这是拿命去博的,博得好了,那就带条命回来,博的不好,那就埋骨他乡。
原本县令一职三年一换,可巴里这个犄角旮旯又混乱的地方,没人会去。
不出意外的话,贸易发展不起来,宋应知就会一直留在那。
“相公升官了?!可是何官职?”
听到宋应知升官,王氏李游二人一脸震惊!
今儿一早,宫内来人让宋应知进宫时,李游顺口来了一嘴:“上回公子进宫后立马就封了官儿,这次又进宫,不会是升职了吧?”
那会儿,宋应知还觉得李游异想天开,进士新科状元都得在翰林院待上三年,他何德何能。
如今看来,属实被狠狠打脸了。
“真的,还是个县令呢!只是有点远儿,等过完元宵节,咱又要赶路了。”
为免两人看到圣旨的内容,宋应知不动声色的将圣旨收好,随即与二人坐在一起,拿起筷子吃饭。
“这么急?!有多远啊相公?”
很快又要离开京城,王氏心中舍不得顾氏,可一想到以后就能天天跟着相公在一起,她还是很开心的。
“很远很远,而且只能坐马车,三个多月才能到。”
宋应知边吃边给二人解释。
巴里虽乱,但他还是决定把王氏带上,二人新婚不久,他就把她一人扔在京城半年。
若再把她留在京中,他内心难安。
“一会儿吃完饭,咱就开始收拾行李,让驿站的人先把大的行李送去,等过完元宵节,咱们也好轻装上路。”
路途遥远,加上有亲军侍卫同行,三人行李不好多拿,宋应知心中一阵打算,就当带着王氏和李游去游学好了。
“好!”
吃过饭,王氏与李游兴致冲冲的开始收拾行李。
宋应知则是去了书房,给宋大河、宋应明写信。
一来,告知自己即将去巴里任职一事,二来,是为了贸易一事。
巴里县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通向番外的必经之路。
前朝末年,巴里被番国占领后,丝绸之路被阻断,如今想要快速恢复,对于宋应知而言,染庄与纺织厂是最好的领路人。
他决定让宋应明前往巴里建一个染庄与纺织厂,并规定这些货只能通过丝绸之路销往番外。
相信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写完信,宋应知又去了顾府与秦府拜别梁举人与秦沥。
为了一家人的安全,宋应知又去牙行买了十个武夫回来做家丁,就连给王氏新配的两个丫鬟也都会些功夫。
这点儿人手虽不能抵御外敌,但能在城中发生内乱时保护好他的妻子。
除此之外,他还让顾尚书想法子给自己弄了些长枪回来。
毕竟武夫再厉害,双拳也难敌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