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在这喝会儿茶,休息一会。”
刘毅将父母引到葡萄架下的石桌边坐下,自己开始泡茶。
刘氏望向远处新建的房屋:\"瞧这院子拾掇得多敞亮,往后住人肯定舒心。\"
“母亲,我感觉这也挺好的,喜欢就多住一些日子。”
“好,母亲就多住一些时日。”
刘毅泡好了茶,为父母各自斟上一杯。
刘镇羽轻抿一口茶:“毅儿,这玻璃是不是做望远镜的材料?”
“是的,琉璃太贵了,用作望远镜的镜片也不合适,我就用这玻璃代替。”
“玻璃能有琉璃效果好?”刘镇羽问道。
刘毅在一旁拿来一只望远镜递给刘镇羽。
“这个就是玻璃做的您看看。”
刘镇羽接过望远镜,举到眼前,朝着远处望去。
“这……这效果竟如此之好!”
刘镇羽原本对玻璃制作的望远镜效果心存疑虑,此刻亲眼所见,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
“父亲,这玻璃的透光性和清晰度要比琉璃效果好太多了。”刘毅解释道。
刘氏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忍不住问道:“真有这么神奇?让我也看看。”
刘镇羽将望远镜递给刘氏,刘氏学着刘镇羽的样子,举到眼前看向远处。
“呀,这可真是看得清楚!连对面房顶上的瓦片纹理都能瞧见。毅儿,你可真是能干,捣鼓出这么厉害的东西。”
刘氏放下望远镜,满脸笑意地夸赞道。
刘毅有些尴尬,没有说话。
“毅儿,我问你,我们有没有机会拿下东突厥?”刘镇羽问道。
刘毅听到父亲突如其来的问题,微微一怔,他没想到父亲会在此时提及与东突厥相关的事。
但很快就想明白了,自己的大哥刘勇就是死在东突厥的箭下。这件事一直让刘镇羽耿耿于怀。
“目前大新没有这个能力攻打东突厥。大新号称百万雄狮,父亲你说真正能上战场的士卒能有多少。”刘毅回答道。
刘镇羽神色一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不甘,也有无奈。
他缓缓放下茶杯,说道:“毅儿,你说得没错。虽说大新号称百万雄狮,但真正能征战沙场的不过半数。”
刘毅点头表示认同,接着说道: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
刘镇羽听了,猛然坐直身体,想要听清楚刘毅接下来说的话。
“兵力少,首先需要解决人口的问题,人口多了,人才就多了,人才多了,军队也就多了。
刘镇羽若有所思的喝下一口茶。
“毅儿,你说的对,哪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人口的问题,也不能总要休养生息,那要什么时候才能攒够一定数量的人?”
刘毅伸手在石桌上划了道弧线:“关键在生育。如今富户三妻四妾子孙满堂,穷汉却连媳妇都娶不上——不是不想生,是养不起!”
他抓起一颗花生碾碎,“您看庄子里,新粮收上来前,常有老幼饿到浮肿。饿着肚子,哪家敢添丁?”
刘镇羽摩挲着杯沿的裂纹,沉默良久才开口:“你是说”
“对!只有解决了粮食,穷人才敢放心生!”刘毅抓起一把花生壳撒在桌上。
“话是这么说,可地里产的粮食就那么多!年年风调雨顺也就刚够吃,遇上个灾年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拿什么喂饱新增的娃娃?”
刘镇羽扯了扯领口,盯着刘毅的眼神里满是质疑。
“总不能变戏法变出来粮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