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气色,应该是感染了瘟疫,恐是时日无多,驾崩在即。”
董卓暗中问李肃:“本相该当如何?”
李肃是吕布的同乡,又与吕布交情甚好,早已被吕布说服,与吕布同进同退,攻守同盟。
见董卓问起,便对董卓道:“此上天欲将大位于予太师也,当今天子命薄,难当大任,相国该当有所准备。属下望太师早登九五,君临天下。”
这几句话一说出来。
董卓立即就将李肃当成了绝对的心腹!
随后,李肃又对董卓道:“太师当早做准备,龙袍、皇冠、玉玺之类的,都要尽快准备好,可别等到小皇帝驾崩了,却什么都没准备。微臣斗胆,请为陛下秘制皇袍皇冠等御用之物!”
董卓大喜,当即许诺:“若吾为天子,汝当位列三公。”
……
此后,董卓又将李儒、董旻、董璜、董越、樊稠等亲信之人召至郿坞相商,董旻、董璜等武将尽皆劝进,就连远在弘农的牛辅也写信过来劝进。
唯有李儒对董卓道:“现在民心未服,关东群贼猖獗。太师宜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宜自己称帝。下官并不反对太师称帝,只是时机未到,不宜操之过急。”
此时的董卓,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李儒的劝谏,令董卓很不高兴。
李肃又乘机说道:“此天意也,天与不取,必遭天遣!”
董卓闻言,更加坚定了称帝之心,反将李儒怒斥了一顿。并且,令李儒回府闭门思过。从此之后,董卓开始疏远李儒而信任李肃。
然而,让董卓想不到的是,过了二十多天之后,又传来了天子病愈的消息。
皇袍皇冠都已经做好了,专属于他董卓的玉玺也刻好了,万事俱备,只等刘协双腿一蹬便可登临皇帝宝座。没想到,刘协却病好了!
这让董卓非常失望。
也感到非常着急!
而就在此时,董卓又收到了王允派人送来的一封私信。拆开蜡封,取出里面的绢布,但见那绢布上写的是:
“天子沉疴虽缓,但已元气大伤,骨瘦如柴,行走亦甚艰难。自思难理国政,幸有太师可托。
经下官劝谏,天子已同意禅帝位于太师。为太师计,下官拟于五月初一,召朝中百官入宫为天子祈福。届时务请太师亲临,共商天下大计。”
董卓看完王允的来信,喜不自甚,急召“心腹谋士”李肃商议,并令李肃做好入宫接受禅让的准备。
李儒得到消息,星夜赶到郿坞。拜倒在董卓跟前,涕泪交加地说道:
“下官并不反对太师称帝,下官追随太师十余年,等的就是太师称帝的那一天!
然而,现在却并未到可以称帝的时候。天下汉威尚在,此时称帝,便成众矢之的。
丹墀之上的龙椅,于太师而言,犹如油锅炉火,坐其上必难消受。还请太师三思!”
董卓闻言大怒,厉声喝斥了李儒一顿,并令人将李儒逐出郿坞,回府闭门思过。
李儒走出郿坞,仰天悲叹:
“呜呼!十数年谋划,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毁于一旦也。时也,命也!奈何,奈何?”
从此,便深居府中,闭门不出。
……
(附录图片:李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