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中取出几样工具:一把小巧的工程师锤,锤头闪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一卷黄色的皮尺,上面刻满了精确的刻度;一个带有放大镜的水平仪,透明的液体在玻璃管中缓缓流动;一本封面磨损的速写本和一支笔尖削得极细的铅笔。
周元新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陈旧钞票的味道。
他握紧手中的工程师锤,开始了对银行建筑结构的探查。
他没有局限于之前秦汉搜查过的保险箱区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他的目标是整个银行,他要对这座建筑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他沿着房间的墙壁缓缓移动,脚步轻盈而稳定。
手中的工程师锤有节奏地敲击着墙面,发出清脆的“咚咚”声。
每一次敲击,他都侧耳倾听,捕捉声音中的细微变化。
不同的材质、厚度,以及墙体背后的结构,都会对敲击声产生微妙的影响。
实心墙体的声音坚实而短促,空心墙体的声音则略显空洞和回响。
经验丰富的建筑师,能够通过这些声音,判断出墙体的构造和状态。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墙面,感受着墙面的纹理和温度。
有些地方光滑平整,有些地方则粗糙不平。
他用皮尺仔细测量墙壁的长度、高度和厚度,将每一个数据都精确地记录下来。
他在速写本上快速地勾勒着,笔尖在纸面上飞舞,线条流畅而准确。
房间的平面图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形,墙壁、门窗、立柱……每一个细节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他一边敲击,一边测量,一边记录。他的目光在墙壁上、地面上、天花板上来回扫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角落。
在敲击到一面墙壁时,他发现这面墙壁发出的声响沉闷短促。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是有货的表现。
墙面是经过专门加固的。
他继续利用这种技巧判断其它墙壁。
通过细微差别来得到信息。
随后,他又来到房间的角落和承重柱附近。
这些地方是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重量。
他取出水平仪,将其紧贴在墙面和地面上。
水平仪中的气泡在玻璃管中缓缓移动,最终稳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
他仔细观察气泡的位置,以及水平仪上的刻度,以此来判断墙面和地面的垂直度、水平度。
他发现,有些墙面存在着轻微的倾斜,这是长期受力不均或地基沉降造成的。
有些地面的水平度也有偏差,这可能是施工时的误差,也可能是后期的变形导致的。
他用铅笔在速写本上标注出这些问题,并在旁边写下简短的注释:
“轻微倾斜”、“地面不平”、“承重柱可能有问题”……
这些都是他在后续分析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他对整座大楼的主体结构都扫描了一遍,心中有数后,对内部的布局和安全性也有了个初步结论。
在对整个房间进行初步探查后,周元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几个重点区域。
首先是通风口。
银行的通风系统通常比较复杂,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和温度调节,可能会设置大量的管道和通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