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这边,
“由检、慈烺,你二人尽快回去,查一下国史记录,”
“看看老四给咱的记录是不是真的。”
“速去速回,咱在这里等你们。”
坐回主位的朱元璋,也冷静下来了,
对于朱棣话里不中听的部分,他本能地过滤掉了,
身为御宇多年的帝王,他根本不容他人质疑自己的决意,
特别是自己的儿子。
他此刻更加觉得自己应该多帮扶朱允炆,
是为了帮朱标一脉保住皇统和血脉,
也是为打老四的脸。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
朱由检父子前后脚回到偏殿。
“禀祖宗,国史果然记录了蓝玉是犯案被您贬守皇陵,最终病死,”
“臣孙也问了一些大臣,他们的记忆中蓝玉就是这个结局。”朱由检拱手拜道,
朱慈烺也跟着说道,“臣孙查探的情况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除了我们进了偏殿的后世皇帝,其他人的记忆,都是您动过手脚。。。咳,您改变过历史之后的样子。”
说着,他又从怀里拿出一份文卷,
“太祖爷,可还记得杨彦?”
“他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朱元璋眉头一挑,接过文卷,仔细看了起来,
“建文初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靖难起,上疏请求启用蓝玉,群臣反对,帝不允,遂不了了之”
“四年,战殁于金川门之役”
看着杨彦的最新记录,朱元璋眼神变得晦暗,难掩失落之情,
杨彦不是自戕的?
而是为允炆力战阵亡了?并且没有过什么留下遗书,
也对,
他是阵亡了,根本来不及写下遗书,
咱留了蓝玉一条命,又升了他的官职,让他能侍奉允炆,
但像启用蓝玉应战这样的大事,不是他能左右的,
看来,想改变这等忠良的命运,
要从根上想办法,
必须让允炆接受更全面的教导。
他现在的那些师傅都是大儒,教经史理论,为君素养可以,
但允炆还欠缺守正出奇、灵活善变这等思路,
他们这帮酸儒是不会教的,
咱得好好地给他物色一批新老师才是。
只是,
这种人选不太好找啊。
见朱元璋将杨彦记录放到桌上,没有发话,
朱慈烺又拱手拜道,“太祖爷,臣孙刚才又发现了林豪的最新记录。”
“林豪?”朱元璋眼眸一亮,
咱怎么把这厮给忘了?
这厮尽搞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事,不正符合教导允炆灵活的要求么?
虽然他不支持允炆,
但不妨碍咱用他教允炆。
“根据之前的记录,他是被贬景东卫,可咱现在可没贬他,还升了他的官职,”
“他也应该命运向好吧?”
朱慈烺摇摇头,奉上一份文卷,说道,“还不如贬去景东呢。”
“根据刚翻出来的《大明太医院难杂病例集》残页的记录,”
“林豪,虚症复发,缺良药,回春无望,”
“只得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