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不想招惹这些活阎王,这些藩王们虽然权力不大,但他们毕竟是皇亲国戚。
而且,按照他们的分析,将来一旦起了争端,陛下一定会甩锅,最终背锅的还是他们这些大臣。
崇祯点了点头,神情动容,“王爱卿,你果然是个明白人,把大明藩王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朕心甚慰。”
崇祯此时心中舒畅了许多。
从史料来看,王家彦是大明帝国的忠臣。
“谢陛下,作为人臣,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虽然藩王势大,但微臣还是要据理力争,直言劝说。”
王家彦表情自然,抬头看着崇祯。
崇祯点了点头,肯定了王家彦,然后继续看着众人,朗声说道:
变革一直都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朕依稀记得,历史上改革最成功的是商鞅变法。
正是商鞅变法,让大秦帝国强盛起来,最终统一了天下。
而且,朕先拿自己的亲人开刀。
那些藩王很多都是朕的叔叔们,朕的心也很痛,可是朕有的选择吗?
如果改革,会痛苦一时,但是如果不改,大明距离亡国就不远了。”
崇祯说着,腾地站了起来,缓缓走了下去。
吓得很多大臣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微臣谨遵陛下旨意,愿意与陛下一起改革。”
周延儒终于下定了决心,急忙向崇祯表态。
“不愧是朕的内阁首辅,有气魄,朕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崇祯看着周延儒,眼神中满是赞许。
“多谢陛下谬赞,微臣作为内阁首辅,理应替陛下分忧。”周延儒脸一红,急忙拱手回应。
“你们还有什么意见都提出来,朕和你们的目的是一样。
振兴大明,多赚钱,把日子过好。
你们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朕希望你们跟着朕吃香的喝辣的哈哈”
崇祯笑呵呵地看着众人,突然语气诙谐了起来。
“哈哈”
众人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皇极殿内的氛围变得融洽了起来。
但是,周延儒怎么都笑不起来,脑瓜子很疼,心中比吃了黄连还苦。
说话容易,办起事来,可实在是太难了。
这件事儿,与满朝的其他文武关系不是很大,但与他周延儒却是休戚相关。
崇祯这是直接把他推在最前线,担当炮灰的角色。
尽管周延儒心知肚明,但此时也没有选择的权力。
思索片刻之后,周延儒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陛下,微臣还有疑虑”周延儒忐忑着看向崇祯,眸子里闪过一丝惊恐之色。
崇祯眉头就是一皱,脸色大变:“周爱卿,你有什么疑虑,难道你想临阵脱逃?”
“陛下,微臣不敢,只是如果藩王们真的被逼急了,做出一些不法之事,对大明帝国是雪上加霜”
周延儒鼓足了勇气,狠狠地握了握拳头,一股脑地全说了出来。
“周大人,难道你当大明帝国的百万铁骑都是摆设?”
还没等崇祯说话,突然一道沉着而刚毅的声音传来。
崇祯抬头一看,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