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工资自己花就行。
苏沃田拿着弟弟给的五张十块钱,泣不成声。
她十岁回到父母身边,干家务带弟弟妹妹,初中毕业就招工进面粉厂上了班。
刚开始学徒工资八块五,现在二十一。
可没结婚前工资全部交给母亲,结婚后交给婆婆。
婆婆老家也有亲戚需要接济,总是念叨粮不够吃,钱不够花。
她结婚这么多年,肚子一点反应都没有,婆婆到处找人,又是掐又是算又是吃中药调理。
中药吃的她闻见药味就想吐。
婆婆是苦日子过惯的人,虽然对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在钱财的问题上十分苛刻吝啬。
每个月只给她一元的零花钱,包括她买卫生纸,偶尔没盐没醋了,还得去买袋盐倒斤醋。
到下一次发工资还得问问她这一块钱花哪儿去了。
她看起来天天去娘家,却没有钱买东西孝敬父母。
她很羡慕弟弟妹妹,自己挣钱自己花。
婆婆不仅在花钱上吝啬,吃饭也很细致。
一家三口每个月定量的粮食,百分之七十的细粮,百分之三十的粗粮,她总是舍不得吃细粮,将粗粮吃完之后,低价买来别人粮本的粗粮。
农场每个月都给职工分发肉票,三口人每个月有六斤肉。
一家三口都是职工,没有吃闲饭的,按理说家里条件够不错了。
可苏大姐把肉票都卖给了别人
自家粮本剩的细粮,到了年底兑换成粮票,再加上一年攒的钱,寄给老家的弟弟和小叔子。
苏沃田吃玉米面高粱面吃到胃酸,每周的礼拜天回娘家做顿饭,对她来说就是改善生活。
可她回娘家做饭,婆婆和姚留根都得跟着,母亲很不满意,妹妹也总是言来语去的。
苏沃田心里苦,可她从小就是逆来顺受的性格,姚留根对母亲也是言听计从。
恭敬孝顺到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他一个月也只有两块钱的零花钱,但是他三天得抽一盒烟,最便宜的两毛钱一盒的烟。
苏沃田觉得自己生活的很憋屈。
想去供销社百货商店,买盒饼干解解馋都没钱。
可惜没有人听她说心里话,她也不敢说。
今天弟弟突然端给他这么一大盒子的羊排,还给了她五十块钱。
她瞬间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姐,你以后别光顾着别人,爱惜爱惜自己。”
“这些羊排是专门留给你的,你自己吃。”
他最清楚姐姐,该照顾的人都会照顾,就是不会照顾自己。
在部队母亲来信也说了,姐姐就是个没有脑子的傀儡,被婆婆苏大妞洗脑了。
苏沃野出了面粉厂,压在胸口的石头挪开了。
看了看手表,九点半刚刚过一点,去了卫生院。
直到广播里响起了播音员甜美的声音:通往县城的班车马上就要开了,要去县城的,抓紧上车买票,十点准时发车。
才从卫生院出来,卫生院负责管理后勤的张全跟在身边。
两人是同学,苏沃野考上了军校,张全去当兵了。
张全当了七年兵复员回来,被安排到了卫生系统,分回到了农场卫生院。
两人一直通信,关系很铁。
“放心吧,我会照顾李姨的。”
张全将苏沃野送上班车,目送班车启动离开,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