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时此话一出,便是惹得摊主姑娘目瞪口呆地望着她起来了,眼神复杂得很,既有感激,又有些许仰慕情绪
而谢灵伊挑着眉头听完,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工匠司,却是眸色微幽。
一年得砸几千两。
对寻常人家而言,怕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但对谢家来说,不过是一笔正常的产业投入,谈不上伤筋动骨。
更何况,若是经营得当,这笔投入迟早会回本,甚至带来更多收益。
她该花的钱从不吝啬,可问题在于——
她瞥了眼身侧的宁时。
这人拿她家的银两倒是花得格外心安理得。
不知道说什么好。
“阿时。”谢灵伊语气淡淡地开口,“你花别人的钱,倒是一点都不心疼。”
宁时挑眉,理所当然地道:“你心疼了?”
“”
宁时侧头看她一眼,微微扬眉,接着道:“那灵伊是想收回投资?”
谢灵伊轻哂:“那倒不至于。”
投资?
好词。
阿时的嘴里怎么老有这种不知道哪来的方言词汇,可她又神奇地都能理解
何种程度的心意相通?
她寻思珞都也没这种怪话啊
思绪飘飞一瞬,谢灵伊意外地很快地吸纳了这个新词。
她环视了一圈工匠司,缓缓道:“不至于确实是不至于只是这些工匠大部分本就是贱籍,我先前和曹观澜商量的时候给的薪俸已经挺高的了,已经足够他们受宠若惊了。”
她说得漫不经心,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陈述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实。
宁时侧头瞥她一眼,未置可否,只是静静听她继续说下去。
谢灵伊抱臂而立,微微垂眸,轻叹道:“你该知道,这世道,贱籍的工匠是什么处境,不过是仰人鼻息讨口饭吃的下等人。做工匠的能有个好出路的,屈指可数。”
她的话虽然没提到旁边长身玉立的曹观澜,但似乎句句都在指曹观澜有多特殊。
她顿了顿,目光似笑非笑地落在宁时身上,微微扬眉:“你不会天真到觉得,凭你做的这些,他们的身份就能翻身?”
宁时神色平静,淡淡道:“翻不了身,但日子总归能好过些。”
谢灵伊轻笑一声,似是被她这话逗乐了:“你就为的这个?”
她的目光落到工匠司之内,大门内,一道长廊向里延展,院落深深。与外头的静谧相比,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火光闪烁,蒸汽弥漫,铁锤敲击金属的声音不绝于耳,伴随着呼喝指挥,连空气里都带着一股热腾腾的炙烤气息。
院落中央,一台尚未完全拼装成型的庞然大物占据了大半空间。
它的外壳由铸铁铆接而成,黑黝黝的金属表面尚带着锻打后的粗糙痕迹。
炉膛里燃烧着熊熊火焰,一旁有人不停地往里添煤,火舌舔舐着壁炉,炙热的气浪不断翻涌,似乎随时都会喷薄而出。
几个身着粗布短衫的工匠围在周围,或手持铁锤敲击零件,或半蹲着调整齿轮咬合,亦或是拿着油布擦拭零件表面。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襟,皮肤被炉火映得通红,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似乎早已忘记了疲惫。
院中一角,一张简陋的木桌上铺着几张描绘着精密结构的设计图,墨迹未干,纸张边缘被匆忙翻阅过,带着几分折痕。
这些中的大部分人,能进工匠司,已经是他们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好时候了,属于祖坟冒青烟级别的了。
平日里,他们在各大工坊做活,受的是最苛刻的剥削,拿的是最低的薪钱。
若是师承好的,能进大工坊当个匠头还好,若是出身寒微,能不能活到老都难说。
她随意地抬了抬下巴,语气淡淡:“那些寻常工坊,朝廷工部的匠作房,乃至一些豪门世家的手艺作坊,你知道他们给这些工匠开的薪水是多少?”
宁时未答,曹观澜倒是直接开口:“低得可怜。朝廷工部的匠作房,普通工匠一年不过二十两到三十两的口粮钱,有的甚至连工钱都不发,全凭管事赏点碎银子打发。若是民间工坊,工匠再怎么做,年薪也不过五六十两。”
谢灵伊嗤笑:“五六十两?那还是顶好的。”
“若是碰上黑心的管事,活干完了,工钱能不能结都是个问题。”
她慢悠悠道,“他们一辈子注定被当作工具使唤,连点基本的体面都谈不上。反正饿死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能填上。”
“就凭这一点,你还觉得我们原来工匠司给的待遇低?你还指望他们如何?”谢灵伊语气淡淡,目光扫过宁时,带着几分试探。
“指望他们配合曹姐姐做出蒸汽机,做出新器。”宁时语气平稳,目光直视她,“灵伊,你给的钱只够他们活命,却未必够他们拼命。工匠司不是善堂,是要出成果的地方。待遇若只够混日子,谁来钻研技艺?”
谢灵伊似乎也算是被说服了,也点点头:“拼命?所以多给点钱,他们就能变出花来?”
“能。”宁时毫不退让,慢条斯理道,“人若无后顾之忧,才有心思创新。待遇低,他们只求糊口;待遇高,他们才会卖力。思路是在,有本事的拿得多,没本事的少拿。规矩立下,他们自然知道该干什么。”
“我和曹姐姐一样,向来不做无谓之事。”
宁时平静地回视她,眸色如沉静的夜空,话语里的理性分毫未减。
“”
曹观澜闻言,倒是露出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