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靠着胡为民的小说每期都能卖两百万份,那少年报呢?
也许,他们应该大胆一点,将首印定在一百万份。
当然,这个跨度和之前比确实太大,最起码大了八十万份。
但这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需要一定的宣传,比如在报纸上打广告,宣传胡为民的作品将在《新少年报》上刊载。
金纹冲劲十足,回到报社后就和社长以及书记开起闭门会议。
最终,他用青年报的成绩说服了参会人员。
他真的很有信心,只要宣传得当,说不定仅仅燕京地区,就能卖出百万份报纸。
《胡为民进军儿童文学》,这个噱头也很有吸引力啊!
会议结束后,少年报开始行动,在青年报和全国性报刊上打起了广告。
还别说,当他们的宣传发动后,还真吸引到了众多胡为民的书迷。
他们都想看一看,胡为民究竟能写出什么样的儿童文学。
也就是金纹谨慎了一把,要是他狠狠心,把胡为民的新作和叶老做对比,话题度绝对爆表。
许多没能约到稿的报刊杂志社也很好奇,他们想知道胡为民会继续自己的神奇,还是会碰到滑铁卢。
后者也就罢了,要是前者……
说不得他们会加大力度,力求能在胡为民那里约到稿子。
总不能他们连少年报的牌面都没有吧?
……
燕大吴祖湘办公室。
“老吴,那个小胡又搞出了个大动静。”
褚兵杰来吴祖湘办公室聊天时,提起了关于胡为民的新闻。
吴祖湘轻轻摇头,然后笑着道:“那小子很有才华,偏偏是个不安分的主。”
可不是,明明手里再写两家杂志社的稿子,偏偏他压力那么大,还在这期间写了两三个短篇。
要是让他们这些老同志来,哪里有这种精力。
“你怎么不劝劝他,他现在不是在写《孩子王》么,为什么现在他又要分心写什么儿童文学?”褚兵杰不解道。
吴祖湘摇头,“他又不是我学生,我以什么身份去劝?”
“呵呵,不是学生胜似学生吧?”
褚兵杰揶揄两句,然后又道:“要不是你,就凭小胡之前写的一些东西,麻烦少不了。”
吴祖湘沉默不语,半晌才开口道:“小胡的创作速度还是很快的,一两个短篇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我就是可惜。”
“等他这篇小说发表后再说吧。”
“唉,只能这样了。我也是怕他这篇文章问世后评价不高,你也知道,文学界有太多人想要教训他。”
“一些虫豸而已,他们也配?”
“哈哈,看你这么紧张他,还不承认他是你学生?”
“……”
……
“胡为民,胡为民,为什么都是胡为民?”
龚修文恨不得撕掉眼前的报纸。
他不解,文学界这是怎么了,读者是怎么了,为什么都要捧胡为民这个农村小子的臭脚?
想到最近总能见到关于胡为民的新闻,龚修文就像吃了屎一样难受。
不知道从何时起,他对胡为民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当然,改变并不是往好的方向。
只是从不屑一顾变成厌恶。
联想到对方自从离开龚家后就开始在文坛闯出名声,他便觉得胡为民心思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