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设伏部队并没有被日军的反击所吓倒。
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建筑物的掩护,继续用步枪射杀日军,用迫击炮还击。
一时间,枪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金陵女子学院北边的战斗愈发激烈。
这场伏击战不仅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点燃了南京城里反抗的导火索。
原本已经逐渐平息的枪声,在各个地方又陆续响起。
陈哲关注着一团这边的枪声,一团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他心中暗喜,立刻用电台给王伟打电,让一团脱离和日军的接触。
一路上还有零散的国军和难民从四周靠拢过来加入队伍,不管是警卫营还是一、二两个团都有人加入,队伍又扩大许多。
收到陈哲的命令后,一团的战士们迅速而有序地撤离战场,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掩护,避开了日军的火力,向着预设的接应点前进。
当一团顺利抵达二团预设的接应点后,王伟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然后果断地又布置了一些诡雷。
这些诡雷被巧妙地隐藏在关键位置,一旦触发,将会给日军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在撤退的过程中,他们一路精心布置了三处诡雷,每一处都隐藏得极为巧妙,让人难以察觉。
按照历史,昨天下关的国军已经全部投降,而此时的日军却开始在江边残忍地屠杀俘虏。
陈哲毫不犹豫地指挥警卫营消灭了挹江门守卫的日军小队,并通过挹江门直扑下关码头。
他在挹江门留下新加入的 100 人守卫,等一团和二团,沿路一共设下了2个接应点,接应点的战士依靠地形建立阻击阵地。
先头部队的两辆坦克引擎轰鸣,如钢铁巨兽一般冲向江边挡住去路的日军。
警卫营的 800 多名战士们紧随其后,他们士气高昂,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势不可挡。
当警卫营带着难民抵达江边时,眼前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
日军正忙于屠杀俘虏,他们的残忍行径令人发指。
而这突如其来的大队人马,显然让日军毫无防备。
警卫营的官兵和难民们远远地望见,江边的日军正押着一队队被绳子紧紧捆绑着的降兵走向江边。
这些降兵们面容憔悴、惊恐万分,显然已经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日军指挥官冷酷地命令着,让降兵们每 100 人站成一队,站在江边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日军的弹药手正在装弹,机枪手正准备扣下扳机,一些日军正在用刺刀给尸体补刀。
此时,江边已经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千具被屠杀的降兵尸体,鲜血染红了江水,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这惨不忍睹的场景让所有人都愤怒不已。
陈哲见状,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他毫不犹豫地果断下令,让坦克带领着警卫营发起突击。
刹那间,坦克的轰鸣声和炮弹的呼啸声响彻云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日军。
爆炸掀起的尘土和硝烟弥漫在空气中,遮蔽了天空。
警卫营的官兵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喊杀声震耳欲聋。
他们手中的武器闪烁着寒光,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每一次挥刀、每一次射击,都带着对日军暴行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扞卫。
陈哲深知江边存在多个日军屠杀点,他当机立断,命令李开来和杨永信各自率领 200 名士兵,迅速前往附近的另外两个屠杀点,解救那些被囚禁的俘虏。
与此同时,张小亮则带领一个连的兵力,为那些还没被日军机枪扫射到的俘虏松绑。
陈哲让通讯兵快点呼叫对岸的船队,让他们快点过来接人。
他站在江边,凝视着眼前那成片的俘虏尸体,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
日军如此残暴不仁,完全不讲道德和规矩,他除了拍下这些惨不忍睹的照片,将日军屠杀俘虏和百姓的铁证记录下来,似乎别无他法。
经过一番努力,将近上万名降兵成功获救。
陈哲看着这些死里逃生的人们,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些人此刻已经对日军彻底绝望,无需他多言,他们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日军的武器,前往前方阻击日军。
果然,这些被解救的俘虏们迅速捡起地上的日军武器,纷纷聚拢到陈哲身边。
陈哲见状,高声对他们喊道:“你们不必谢我,现在时间紧迫,大家赶紧修筑工事,准备抵御日军的进攻!等会儿对岸会有船只过来接应我们!”
俘虏中有那么几个领头的,一言不发,直接带着他们的人开始修筑工事!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陈哲看到这些人如此的配合,他迅速让通讯员架起电台,呼叫对岸的李副营长。
很快,电台那头传来了李副营长回复。
他告诉陈哲,船队目前正隐藏在江北的芦苇荡里,已经开始过江。
而且,昨晚他们已经成功地布置好了炮兵阵地,可以随时对敌人发动攻击。
不仅如此,李副营长还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了对岸的情况。
他详细描述了敌人的动向和日军舰艇的方向位置,这对陈哲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