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对方愿意出售机枪,陈哲也会照单全收,而且价格绝对公道。
重机枪 20 大洋,迫击炮 50 大洋,高射炮 200 大洋,火炮 100 大洋,童叟无欺,就看对方卖不卖了。
至于汽车,除非是免费赠送,否则他是绝对不收的。
陈哲在桥边收取过路费,虽然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别人对他也无可奈何。
毕竟,他掌握着船只和收容站,这可是他的“生财之道”。
而且,一旦有日本飞机飞来,他就会迅速将船只停靠在桥底下。
日军绝对不会冒险炸毁这座桥,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自己也无法顺利通过了。
如果日军的飞机胆敢低空飞行,那么毫无疑问,它们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陈哲早已在此地精心部署了双联装高射机枪,这可是他的秘密武器。
虽然这机枪的脚架是他特意请杰克帮忙焊接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性能,用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
就在这个下午,陈哲竟然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两门沪造75毫米山炮!
而且,这两门山炮还配备了47发炮弹,还有炮队镜,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这两门山炮是他人所赠的礼物!
其中缘由说来也简单,只因为他收留了对方的伤员。
此外,原本拉炮的马被日军飞机轰炸致死一匹,如今仅剩下一匹马拉两门炮,实在是过于吃力,根本无法快速撤退。
若是直接将山炮丢弃,又着实有些可惜,思来想去,倒不如送给预一团。
而对方由于实在无法带走这些伤员,索性就将山炮和炮弹一并留下给了他。
不仅如此,陈哲还特意派遣了两个班的士兵,沿着公路去搜寻部队遗弃的武器弹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运气竟然如此之好!不仅捡到了一辆没油的卡车,更为惊喜的是,车上装载的竟然是全新的军服!
别人面对没油的卡车或许会束手无策,但陈哲可就不同了。
早在两个月前,他就极具先见之明地开始未雨绸缪,收集了大量的汽油和柴油。
因此,这对他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难题。
出去寻找好东西的人,还从被炸的汽车上卸下了一些轮胎。
这些轮胎虽然看似普通,但在这个时候却是无比珍贵的物资啊!
不仅如此,铁炮艇上还停放着 7 条经过修补的橡皮艇。这 7 条橡皮艇中,有 1 条是汤姆从别处购买而来的,而其余的 6 条则是从苏州河里打捞上来的日军遗弃物。
其他人觉得这些被有弹孔的橡皮艇没用了,然而,汤姆所购买的那条橡皮艇却配备了修补包,这使得这些原本被人忽视的橡皮艇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众多需要过桥的部队成功抵达对岸。
许多人纷纷将自己的步枪丢弃给预一团,陈哲毫不迟疑地全部收下。
眼看着天色渐暗,却始终未见炮兵部队的身影,他果断下令让两艘铁壳船驶来,将一些伤员和武器运往太浦河。
如今,被预一团收编的士兵已经多达 200 余人,陈哲将这些人编为一个营。
陈哲不仅为他们换上了从汽车上取下的崭新军服,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与此同时,附近的百姓们有的选择逃离,有的则留了下来。
陈哲见状,立刻派遣士兵前去购买一些蔬菜,并嘱咐他们劝说那些尚未逃难的百姓尽快离开,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第二天上午,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亮。
就在这时,一支川军的部队缓缓地路过此地。
陈哲见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转运士兵。
这支川军的队伍看上去很穷,他们的装备简陋,士兵们的衣着也十分破旧。
陈哲心生怜悯,不仅没有索要任何好处,反而慷慨地送给他们 100 支收收来的步枪,并给每个士兵补齐了20发子弹,以及 60 斤粮食。
陈哲想要收编这些人,可是川军营长拒绝了,陈哲也没有强求。
川军的营长对陈哲的善举很是感激,他紧紧握住陈哲的手,连声道谢。
营长过河后,留下了 26 个伤员,这些伤员虽然能够行走,但身体极度虚弱,而且由于缺乏药品,他们的伤势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如果跟着部队继续前行,无疑是死路一条。
陈哲的善举很快在过桥的各部队间传开了,人们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仁义之举。
陈哲所在的预备第一团也因此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