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门关外与突厥前锋部队进行小规模冲突,且战且退,将突厥大军引至预设战场。
这预设战场,选在一片开阔的平原,四周有起伏的丘陵作为天然屏障。
如此一来,既方便我军火器发挥威力,又能限制突厥骑兵的迂回包抄。”
杜如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补充道:“此计可行,不过突厥骑兵善于侦察。
我们的轻骑兵需伪装巧妙,且行动迅速,不能让突厥察觉这是诱敌之计。”
李靖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待突厥大军进入预设战场后,皇家第一师迅速在正面展开阵型。
火枪兵在前排列阵,以三排轮射之法,持续向突厥骑兵输出火力,打乱其冲锋节奏。
后排则部署火炮,对突厥密集部队进行轰击,给予其重大杀伤。”
“药师,”魏征轻抚长须,开口问道,“若突厥骑兵强行突破我军火器防线,该当如何应对?毕竟他们的冲击力不容小觑。”
“魏大人所虑极是,”李靖沉稳回应,“所以在火枪兵与火炮之后,还需部署长枪兵与盾牌兵。
长枪兵可利用长枪长度优势,阻挡突厥骑兵近身;盾牌兵则为火枪兵与火炮提供掩护,防止突厥骑兵的突袭。
同时,两翼安排精锐骑兵,随时准备对突破防线的突厥骑兵进行反冲锋,将其击退。”
李世民微微皱眉,提出疑问:“那秦琼将军率领的部队,负责截断突厥粮草补给,在这个计划中,何时发动最为合适?”
李靖神色笃定,不慌不忙地说:“殿下,秦将军的部队可在突厥大军被我军正面火力牵制之时发动突袭。
此时突厥大军注意力都在正面战场,对后方粮草补给线的防备必然松懈。
秦将军便可率领精锐,迅速切断其粮草运输,让突厥大军陷入慌乱。
一旦突厥军心大乱,便是我军全面反攻的最佳时机。”
齐王李元吉在一旁听得入神,此时忍不住插话:“药师,如此一来。
虽然能在正面战场给予突厥重创,但我们也要防备突厥分兵攻打雁门关,毕竟雁门关是我大唐边境的重要屏障。”
“齐王所言有理,”
李靖拱手道,“臣建议,在雁门关留守一部分兵力,由尉迟敬德将军率领。敬德将军勇猛善战,定能坚守雁门关。
同时,可在雁门关周围设置烽火台,一旦有突厥分兵来袭,迅速点燃烽火,我军主力便可及时回援。”
尉迟恭听闻,单膝跪地,高声道:“末将定不负殿下与诸位所托,誓死保卫雁门关!”
“好!有敬德驻守雁门关,孤便放心了。”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又将目光转向李靖,
“药师,这作战计划虽已周全,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你可有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
李靖微微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战场局势确实难以预料。
若突厥识破我军诱敌之计,不肯进入预设战场,我们可采取第二套方案。
派遣多支小分队,从不同方向对突厥大军进行骚扰袭击,打乱其行军节奏与部署。
同时,继续派出细作,深入突厥内部,散布假情报,制造混乱。待突厥内部出现破绽,再集中兵力发动攻击。”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时,一直未发言的程咬金挠了挠头,憨笑着说:
“俺还有个主意,咱可以在预设战场的地上挖些陷阱,里面插上尖锐的木桩,再用草皮伪装起来。
突厥骑兵冲过来的时候,肯定会中招,到时候他们就乱套了!”
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即纷纷露出笑容。李世民笑道:“咬金此计看似简单,却十分实用。
可即刻安排士兵在预设战场设置陷阱,进一步削弱突厥骑兵的冲击力。”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渊、朱兴祖、嬴政、杨坚、朱元璋等人在李建成的陪同下快步走进武德殿,众人看到李渊到来,纷纷行礼。
李渊神色凝重,摆了摆手道:“都免礼吧,如今突厥大兵压境,不是讲究这些虚礼的时候。
朕在来的路上已经听建成说了大致情况,你们商议得如何了?”
李世民上前一步,将众人商讨的作战计划详细地向李渊汇报了一番。
李渊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诸位爱卿皆是忠心为国,所献计策精妙绝伦,若依此计而行,定能给突厥以重创。”
朱兴祖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他上前一步说道:“四弟,各位大人,此计虽妙,可在咱看来,格局还是小了些。
咱们为何只是想着击退突厥,而不是一次性解决突厥之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