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话,袁绍眉头舒展,这个方案可以,但颜良却有些难看了。
北方那可是30万骑兵,河北卫是步兵,其中刀盾兵占大多数,所谓派他前去北方,实则是看他在北伐中就是个跟跑的,起不到任何效果,才派他去西边镇守的。
至于说用5万精锐收复失地这话,众人也只当是听听罢了。
神话三国大汉确实强,但那可是鲜卑全部主力,整整30万,精兵预估也有好几万,以步对骑本就劣势,再加上人数完全碾压,敢于探头就是送死了。
“颜良,你看如何?”
袁绍面带期待之色,目光落在颜良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然而,颜良心里很清楚,袁绍所谓的让他收复并州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实际上,袁绍只是想稍微派遣一些兵力过去,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鲜卑南下,另一方面也是做做样子,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好堵住众人之口。
面对袁绍的询问,颜良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他又能说些什么呢?他愤愤地看了沮授一眼。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无奈地表示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哈哈,我派大将颜良率精兵入并州,必能保我并州无忧矣!”
袁绍见状,大笑起来,显得十分满意。
他的笑声在营帐中回荡,一众文臣武将也都纷纷上前,齐声恭维道:
“主公英明!”然而,这些恭维之词究竟有多少是出自真心,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在这一片阿谀奉承声中,田丰却始终一言不发,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直到最后,当确定了颜良将率军入并州的事情后,田丰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患得患失的感觉。
“等到河北平定,我一定建议主公踏平鲜卑,为并州报仇。”
心中不断的安慰自己,可说出这话,又有谁能够相信呢?
不愿意救百姓,光顾着内战,说白了就是这样。
·····
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近日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两天前,一群面色灰黄、疲惫不堪的百姓突然从西边涌现而来。
他们历经艰辛,跨越了雄伟的燕山山脉,最终抵达了辽东大平原。
这些百姓究竟是如何平安抵达的呢?
原来,早就得知消息的段尘,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立了多个补给点,为这些艰难跋涉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食物和水。
昌黎城外,段尘手持长枪,枪头被磨得闪闪发光,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寒光。
他整个人气势如虹,与往日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在段尘面前,是一群骨瘦如柴的并州百姓,他们有的身体残缺不全,却依然顽强地爬行着,一步步靠近昌黎城。
他大步上前,亲自扶起一位老翁,关切地问道:
“西边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这位老翁虽然头发乌黑,但面容却异常沧桑,显然是遭受了巨大的折磨,显然年龄不大,却早已经被现实折磨的沧桑了。
老翁颤抖着声音回答道:“死了,全都死了!那些鲜卑人一路上烧杀抢掠,所过之处,村庄里的鸡犬都几乎被屠杀殆尽啊!”
话音未落,老翁的眼眶已经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