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她有海获商城,定位的点危险性太大她可以直接扭头就走,选择去安全一点的礁石群,跟当初抠海蛎一样抠藤壶。
速度上区别也不算大。
石青青劳作着,越抠越觉得这东西长得就不像吃的,看起来跟有毒的似的,当初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吃这,还发现其鲜美的。
一片礁石就敲下来六十多斤。
时间已经到下午四点,她早上吃得有点晚,这会没吃午饭也不觉得多饿。
在这里钓了一会螃蟹章鱼大虾啥的,时间就来到了晚上。
她传送回渔村旁边,回家收拾了一下院子的卫生,次日一早还去吃了芋圆瘦肉汤。
空间的芋圆瘦肉汤消耗得差不多了,她干脆买光了芋圆和瘦肉,人家刚开张就能关店……
“别放太久。”老板提醒道。
石青青说跟她老公一起工作的工人多,一人分一碗就吃完了。
上午九点继续出海,又挖了五十斤,任务是够了。
晚上回来好好睡一觉,次日又去了芋圆店。
老板:……今天,还包圆?
“是,麻烦你了。”石青青递过去一个有盖的大桶。
人家帮着一起拎到路边,公交车到市里面的时候,赵丰年开着车在等了,之后一桶吃的分下去,果然一人一大碗就没了。
石青青自留一小锅,给楼上送了几个芋圆尝尝。
结果徐心怡婆婆介绍了个味道差不多的,而且家里小吃种类也多的小摊,石青青去吃了一次,从此隔两天就去屯一些在小仓库里。
这家摊贩的老两口做得一手传统的闽味小吃,儿子儿媳单开一个面线糊摊位,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石青青去的次数多了,两家人都特别待见她。
废话啦,送钱的人谁不喜欢。
后来再想屯,直接一个电话提前报备,人家第二天就会多备很多料。
石青青自己能复刻出那些煎蛋肠头酥肉小鱿鱼之类的配菜,但是那种碎碎的面线糊的浓稠度和他们特制的料酒是无法复刻的,喜欢这口味道还是来买比较好。
于是再一次出海,石青青直接就有灯盏糕、面线糊可吃了。
任务交了,但是这个东西的价格是在本地也很高的,所以石青青连壳带肉一起扣下来攒在小仓库里,这一次回来直接活生生的带着一批去市场上卖。
虽然没有竞争力,但是价格比较高,一开始还没人看。
石青青犹豫着要不要降价的时候,来了一个白皮肤的外国人,他惊喜的看着石青青这临时摊位,仔细辨认过后还鲜活的全都要了。
五百人民币一斤,他还觉得很便宜一样。
最后石青青摊位上就剩下一点点,被一个砍价好几次却不买的老头用一半的价格买走了。
那老头临走前还露出终于等到了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