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96章 大宁困局:政令权衡,御敌筹谋
第(1/1)页

在大宁王府那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正厅之内,朱权身着一袭深色常服,面色凝重,仿若承载着大宁的万千重担,端坐在主位之上。手中紧紧握着那封来自朝廷的诏书,诏书的每一个字,都似带着千钧重量,压在他的心头。大厅内,明亮却又略显斑驳的光线,透过精美的雕花窗棂倾洒而入,尘埃在光束中无序地飞舞,给这空间更添了几分压抑与凝重之感。顾爻、晏昭、陈亨、刘真、卜万等一众文臣武将分坐两旁,他们的神色如出一辙的凝重,整个大厅静谧得,仿佛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清晰听见。

“诸位,”朱权率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低沉却饱含力量,“朝廷对我大宁的发展,既予以了肯定,却也再度着重强调了管控之策。这便意味着,我们前行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可能触犯朝廷威严,危及大宁的安稳。”

顾爻微微欠身,身姿谦逊,目光却坚定如磐,说道:“王爷,依臣之见,当下我们理应进一步梳理大宁政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务必确保朝廷政令能在大宁毫无偏差、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只是,这梳理政务一事,千头万绪,诸多细节需与朝廷的吏部、户部、礼部等诸多对口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单是文书往来,便需耗费大量时日,流程繁杂琐碎,耗时恐怕绝非短时间能完成。”他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对繁琐流程的忧虑与无奈。

晏昭轻抚胡须,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随后缓缓接话道:“顾先生所言极是。军事方面,我们既要依照朝廷规制,加强军事训练,全力提升军队战斗力,又要灵活且敏锐地应对边境局势。就拿组织军事演练来说,提前报备的演练方案,从递交给兵部开始,便要经历层层审核。兵部需会同五军都督府进行详细审议,期间但凡方案中的兵力调配、演练区域规划、后勤补给安排等任何一个细节有所疏漏,都需补充大量材料。不仅如此,调配参与演练的兵力,还得与地方卫所反复协调,这其中牵涉各方利益关系,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诸多矛盾冲突。”他的语气中,满是历经官场周旋的无奈与谨慎。

陈亨站起身,身姿挺拔,抱拳行礼后说道:“王爷,末将愿领兵加强日常巡逻,尤其是边境地区,定要确保北元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严密监视之下。可增设烽火台一事,申请调配资源时,需向工部呈交极为详细的建造规划。从选址的风水考量,到材料的产地来源、质地优劣,再到施工的人力安排、工期规划,工部都会细细审核,不容有丝毫差错。不仅如此,还得协调户部拨付资金,这中间的公文往来、审核流程,环环相扣,复杂异常。”他的神情中,透露出对困难的充分预估与坚定克服的决心。

朱权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赞许之色:“陈将军所言甚是。一切按规矩来,切不可急躁。在申请过程中,多与朝廷各部门沟通协调,务必将事情办妥。”

刘真紧接着说道:“王爷,我认为在加强防御工事的同时,也应高度注重士兵的士气与凝聚力。可定期举行犒赏仪式,表彰在训练与巡逻中表现出色的士兵,以此激发他们的斗志。不过,这犒赏的规格、财物的来源,都需遵循朝廷对藩王赏赐的严格规定,提前向宗人府报备,待审核通过后,才可施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谨小慎微,容不得半点疏忽。”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规矩的敬畏与遵循。

卜万也起身补充道:“王爷,为提升军队战斗力,我们还需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发与更新。只是这武器研发工作,朝廷管控极为严格。召集军中能工巧匠,需先向朝廷报备详细的人员名单,包括工匠的技艺特长、过往履历等,获批后才能组建研发队伍。研发过程中的每一项进展、每一笔费用,都要详细记录在册,定期向朝廷汇报,接受严格审查。稍有不合规之处,便可能被责令停止,前功尽弃。”他的脸上,写满了谨慎与专注。

朱权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渐渐勾勒出清晰的规划。他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顾爻,你即刻着手梳理政务,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在与朝廷沟通时,务必耐心细致,所有文件需反复核查,确保准确无误。每一份呈递给朝廷的文书,都要附上详细的说明与背景资料,以便朝廷理解大宁的实际情况。晏昭,协助陈亨将军制定军事演练方案,方案中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一列出,呈交朝廷审批时,主动配合各部门的询问与审查。对于各部门提出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及时调整方案。陈亨,按计划加强边境巡逻,筹备烽火台增设事宜;刘真,负责士兵的犒赏与激励工作,严格遵循朝廷规定,不得有丝毫逾越;卜万,全力推进武器装备的研发与更新,有任何进展及时向我汇报,所有流程务必合规合法。”

众人纷纷领命,正准备退下时,朱权又补充道:“还有,在推进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务必注重与百姓的沟通与互动。大宁的繁荣稳定,离不开百姓的支持与拥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但行事不可扰民,一切行动需遵循朝廷的民生政策。所有涉及百姓的事务,都要通过地方三司进行协调与处理,不得擅自做主。”

待众人离去后,朱权独自在大厅中踱步。他深知,大宁的发展与稳定,不仅关乎自己的藩王地位,更关系到大明北疆的安危。而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如何平衡朝廷的管控与大宁的发展需求,是他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

王妃张氏轻手轻脚地走进大厅,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腾腾、散发着袅袅茶香的香茗。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温柔:“殿下,诸事繁杂,您也该歇一歇了。”

朱权停下脚步,接过香茗,微微苦笑:“王妃,大宁的局势愈发复杂,朝廷的管控日益严格,本王实在不敢有丝毫懈怠。”

张氏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殿下,臣妾虽为女流之辈,但也知晓局势的严峻。臣妾以为,在遵循朝廷规定的同时,我们不妨从民生与文化入手,进一步巩固大宁的根基。”

朱权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王妃有何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张氏缓缓说道:“如今朝廷推行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之策,我们大宁可借此东风,加大力度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设施。只是这垦荒,涉及土地丈量、赋税调整,需与户部、布政使司反复协商。土地丈量需专业的丈量人员,依照朝廷统一标准进行,赋税调整则要考虑地方财政与百姓承受能力,这中间的协调工作极为复杂。兴修水利,选址要考虑地理风水、水源走向,工程预算要经工部审核,还得协调地方州县征调民夫。民夫的征调数量、工钱发放,都要遵循朝廷相关规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民怨。另外,殿下向来喜爱文化艺术,可多举办雅集等文化活动,邀请周边地区的文人雅士前来交流。不过,邀请朝廷官员参与,需提前向礼部报备,说明活动目的、流程,待礼部审核同意,再由吏部协调官员行程。这其中的门道不少,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误会。而且,活动中的诗词歌赋、交流内容,都要符合朝廷的文化导向,不得有任何违禁言论。”

朱权眼前一亮,不禁拍手称赞:“王妃所言极是!本王这就安排下去。只是举办雅集,还需提前向朝廷报备,待朝廷批准后方可举行。”

于是,朱权再次召集顾爻、晏昭等人,商议垦荒、水利建设以及举办雅集之事。顾爻负责拟定垦荒与水利建设的详细计划,计划中不仅要明确开垦荒地的范围、水利设施的选址与修建方案,还要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他带着幕僚们日夜忙碌,反复核算数据,查阅典籍,参考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力求计划周全。随后,将计划呈交朝廷审批,期间多次应朝廷要求补充材料,与户部、工部等部门的官员书信往来不断,耐心解释各项细节。每一次接到朝廷的询问,都要组织幕僚们深入研讨,给出准确且详尽的答复。

晏昭则着手准备雅集的相关事宜,向朝廷呈交举办雅集的申请书,详细说明雅集的主题、参与人员范围、活动流程等信息。申请书递交礼部后,礼部官员详细询问活动的目的、是否涉及政治讨论等问题,晏昭一一耐心作答。为了邀请到合适的文人雅士和朝廷官员,晏昭提前数月便开始书信联络,向他们介绍雅集的意义和特色,同时向朝廷报备邀请人员名单,等待批准。在等待过程中,不断与朝廷沟通,解释邀请人员的背景和与活动的相关性,消除朝廷的疑虑。

数月之后,朝廷批复终于下达。垦荒与水利建设计划得到批准,朝廷还拨付了部分资金,以支持大宁的建设。但资金的拨付流程同样繁琐,需大宁地方官员与户部、工部的专员对接,办理一系列手续,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要详细记录,接受朝廷的监督审查。雅集申请也顺利通过,朝廷对朱权弘扬文化的举措表示赞赏。不过,礼部特别强调,活动期间要严格遵守朝廷的文化政策,不得有任何逾矩言行。

在垦荒与水利建设方面,朱权亲自前往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进度与质量。他与百姓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但并不直接做出决策。而是将百姓的诉求详细记录,交由地方三司上报朝廷,等待朝廷相关部门的指示。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比如,开垦荒地时,部分百姓对新的土地分配政策存在疑虑,朱权便安排官员耐心解释,同时督促三司将百姓的意见整理上报。朝廷相关部门经过研究,对政策进行微调后,朱权再组织官员向百姓传达。兴修水利时,因施工地与当地一座寺庙的风水产生争议,朱权立刻召集风水先生、寺庙高僧和地方士绅协商,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调整了水利设施的选址,并将调整方案上报朝廷备案。整个过程中,朱权始终遵循朝廷规定,不擅自越权。

而在雅集筹备过程中,晏昭精心挑选邀请名单,除了周边地区的文人雅士,还特意邀请了一些朝廷官员,以增进与朝廷的文化交流。但邀请朝廷官员时,遇到了一些阻碍。部分官员因公务繁忙,无法参加;还有一些官员担心参与藩王举办的活动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犹豫不决。晏昭多次与吏部沟通,协调官员的行程,同时向官员们详细说明雅集的文化性质和朝廷的支持态度,最终说服了部分官员参加。在邀请过程中,还向朝廷报备每一次沟通的情况,确保邀请行为符合朝廷规定。

雅集当日,大宁王府张灯结彩,文人雅士们齐聚一堂。朱权亲自迎接各位宾客,与他们畅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雅集上,众人吟诗作画、抚琴对弈,气氛热烈而融洽。

在与一位来自京城的官员交谈时,朱权巧妙地提及大宁的发展与朝廷政策的紧密结合,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与感激之情。这位官员对朱权的治理能力与文化素养赞不绝口,表示回京后定会向朝廷如实汇报大宁的繁荣景象。

雅集结束后,朱权收到了朝廷的嘉奖诏书。诏书中,皇帝对朱权在大宁的治理成果,尤其是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让朱权深感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朝廷政策框架下,继续推动大宁发展的决心。

然而,就在大宁的发展渐入佳境之时,边境局势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北元虽未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小股势力的骚扰愈发频繁。这些小股骑兵行动迅速,神出鬼没,常常在边境地区烧杀抢掠后迅速撤离,给大宁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陈亨得知此事后,并未直接向朱权汇报,而是按照军事体系的规定,先将情况上报给地方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经过核实,整理成详细的军情报告,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的兵部。兵部收到报告后,会同五军都督府进行商议,分析局势的严重性和应对策略。

数日后,朱权才接到朝廷传来的消息,得知边境的情况。他立刻召集顾爻、晏昭等人商议对策:“诸位,北元如此猖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在朝廷决策未下达之前,可有应急之策?”

顾爻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我们可发动边境百姓,组织民团,协助军队防御。只是这民团的组建、训练和管理,需严格遵循朝廷的军事制度。首先要向朝廷报备组建民团的计划,包括人员选拔标准、训练内容、武器配备等。获得朝廷批准后,由地方三司负责具体实施,我们王府可协助协调,但不能直接干预。”

晏昭补充道:“还需与朵颜三卫沟通,了解他们的态度。不过,朵颜三卫向来利益至上,态度摇摆不定。与他们沟通时,需谨慎行事,既要争取他们的支持,又要防范他们趁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于是,朱权派人与朵颜三卫的首领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前来大宁商议。数日后,朵颜卫的巴特尔、泰宁卫的乌日根和福余卫的那木汗来到大宁王府。

朱权设宴招待他们,席间说道:“三位首领,如今北元小股势力频繁骚扰我大宁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我大明与诸位所在部落,向来友好往来,唇齿相依。不知三位对此有何看法?”

巴特尔豪爽地说道:“王爷,俺们朵颜卫向来敬重您。只是这出兵相助,俺们部落也得有个说法。如今草原上物资匮乏,俺们帮着抵御北元,您得给俺们提供些粮食和铁器。”

乌日根则沉稳地说:“王爷,出兵可以,但战后这边境的贸易,得给我们更多的便利。我们泰宁卫的牛羊,得能更顺畅地与大宁交换物资。”

那木汗也点头道:“是啊王爷,福余卫的勇士们若出兵,也不能白出力。战后得允许我们在大宁周边划定一片牧场,供我们放牧。”

朱权听后,心中暗自思忖,这些条件虽有些苛刻,但也在情理之中。他微笑着说道:“三位首领的要求,本王会向朝廷如实禀报。待朝廷批复后,我们再从长计议。只是当下边境危急,还望三位能先约束好部下,与我们一同加强戒备。”

三位首领表示同意。随后,朱权将朵颜三卫的要求整理成文书,快马送往京城,等待朝廷的裁决。在等待朝廷批复的过程中,朱权组织地方三司和王府幕僚,进一步完善民团组建计划,同时加强对边境的监控,时刻关注北元的动向。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廷的批复仍未下达,而北元的骚扰却未有停歇之势。大宁的局势愈发紧张,朱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他始终坚信,在朝廷的支持下,大宁一定能够度过难关,守住这片北疆的土地。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重生:校花不甜,我为什么要舔?开局暴揍假少爷,我的直播间全是神兽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四合院:淮茹十八,傻柱叫妈在甄嬛传里打工的鬼转世成女:开局攻略气运之子梦里修仙千年,醒来我已无敌我的电子老婆,怎么成末日女王了?生崽痛哭,豪门老公抱在怀里哄我!跨界电商大佬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失忆改嫁,渣男跪地叫皇婶被背叛后,他觉醒至尊血脉军王龙首(九五之尊)咸鱼小妾泡沫时代东京文豪疯了吧,你管这叫替补王毅詹姆斯妖尾:闪闪?不不不,是太阳离婚后我成了山神霸天龙帝姜天北境之王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退位让贤姜天叶无雪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