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湿热,赵林又接连赶路两天,直至回到象州方才卸甲。
原本箭尖划破的皮肤已经有些溃烂,所幸随军的医官水平不错,用刀刮去腐肉,以地黄、艾草、黄柏辅以石灰、蜂蜜混在一起,外敷周身十余处创口,直言七八日便能结痂。
及赵林包扎好伤口,赤膊上身,坐于主位,谢旌还是包括满身绷带,跪在堂中请罪。
赵林却是不理,先唤来降卒副将,问曰:“尔等主将可是杨历?”
副将称是。
赵林又问:“杨历不去救中留县,却来攻象州,是何缘故?”
那副将遂事无巨细,把杨历打算相告。
倒是与赵林猜测差不许多。
自赵云领军南下以来,杨历便接到消息,及至叔侄二人分兵,各取三城。
杨历已知二人厉害,恐非一己之力所能敌,因此在赵林夺取象州之后,就秘密将中留粮草辎重、士卒器械等,皆从水路调往武宣城。
又多散斥候,每日伏于象州城外,但见有大军出动,便急速回报。
当日象州城接连分兵出城,早被杨历知晓,见果真分兵攻中留,且大军皆出,只留千余人马守卫象州。
便叫一心腹之人领数百老弱步卒以为疑兵,杨历却亲领大军出武宣,直奔象州,欲夺城,断敌军后路。
却不想象州守军虽少,却敢出城来战,只五百骑兵,杀的杨历大败。
杨历见不敌,便苦思一计,连番诈败,引诱谢旌领兵追击,直至大瑶山内,设伏围困住谢旌。
若非赵林来救,五百骑一个都跑不了。
从副将口中,赵林也得知了此战之罪,恐非谢旌一人的责任。
便是换个人来,恐怕也经不住杨历这般诱敌深入。
说是诈败,实际上却是与真败一般无二。
谢旌连出三阵,每阵皆胜,斩首近千级,如此算来,平均每战斩首三百余。
如此连番大胜,赵林思忖便是自己亲自领兵,恐怕也难保不会中计。
赵林:“你踏马这叫诈败?”
心里是这般吐槽,嘴上却道:“武宣城尚有守军几何?何人领兵?”
副将道:“几无守军,只有数百民夫青壮。”
赵林闻言颔首曰:“汝可愿叫门劝降?”
副将称是,却又支支吾吾道:“将军,杨将军曾与其兄密谋定计,末将略知一二,愿献于将军。”
赵林言道:“速速道来。”
那副将拱手曰:“杨太守与巴马瑶族有亲,已求援巴马,另遣人邀南宁、宾阳、马山、来宾四城人马,合本部人马,约有六万大军,欲分兵两部。
一部三万余,攻武安、潭中,断将军后路。一部由杨太守亲领,攻中留,固武宣,困死将军南路人马。
杨太守还遣人去了合浦郡,求援士家,抵御苍梧吴巨,协防布山”
那副将滔滔不绝,只把所知情报皆如实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