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爹最爱吃这个。”
韩巧英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将蘑菇采下,“炒着吃最香。”
刘秋莲点点头,“这种菌子确实鲜美,不过得小心采摘,别伤着根部。”
她伸手接过蘑菇,放进随身带的竹篮里。
两人继续向前搜寻,不时停下脚步查看可疑的隆起或枯叶堆。
远处传来张冬梅的声音,“这边有青头菌!”
“等等我们!”韩巧英提起裙摆就要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
刘秋莲拉住她,“慢点,山路不好走。”话音未落,一阵簌簌声从旁边的灌木丛中传来。
两人屏住呼吸,齐齐望去。灌木丛剧烈晃动,一只野兔突然窜了出来,吓得韩巧英差点摔倒。
“哎呀!”她扶着刘秋莲的手臂站稳,“吓我一跳。”
刘秋莲笑道,“看把你吓的,刚才不是还要跑吗?”
“这不一样,”韩巧英嘟囔着,“我是怕错过好东西。”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扑腾声。
“野鸡!”钱玉兰的声音突然响起,紧接着就看见两只野鸡扑棱着翅膀冲天而起。
韩巧英眼疾手快,抄起手中的镰刀就扔了出去,却还是落了空。
野鸡扑扇着翅膀,很快消失在树林深处。
“可惜了,”她遗憾地说,“要是有把猎枪就好了。”
刘秋莲想起林守平曾说要买猎枪的事,不由得笑出了声,也难为他这段时间如此耗费心力。
“秋莲,你笑什么呢?”韩巧英凑过来,眼中闪着促狭的光。
“没什么,”她轻轻摇头,“继续找菌子吧。”
刘秋莲背着竹篼,继续跟着三位妯娌沿着山路缓缓前行。
初秋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带着丝丝暖意。
“秋莲,你说这山里的菌子,怎么一年比一年少了?”
韩巧英一边拨开挡路的灌木,一边感慨道。
刘秋莲抬眼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轻声回应:
“可不是嘛,现在采菌的人多了,好菌窝都让人找光了。”
脚下的落叶厚厚一层,踩上去软绵绵的。她不由放慢了脚步,蹲下身子拨弄几下。
这种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往往是上好的菌子生长之地。
“别管那些小菌子了,”
张冬梅催促道,眼神里带着几分焦急,“咱们今天是专门来找松菌的。”
“知道了,三嫂。”刘秋莲站起身,拍了拍裙子上的尘土。
穿过板栗林时,零星的刷把菌和青杠菌映入眼帘。
她随手捡了几朵放进篮子,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路边的药草吸引。
金刚藤蜿蜒爬过树干,鸡屎藤的紫色果实半掩在叶下,偶尔还能看到几株鹅掌金星草探出头来。
“这片山林里的药材可真不少。”
钱玉兰感叹道,“秋莲,你以前跟你老汉学看过医书吧?要不然怎么能认得这么多。”
刘秋莲微微点头,眼底闪过一丝留恋:“是啊,光是这一片林子,就有十几种常用药材。”
“你这丫头,”韩巧英笑着摇头,“采个菌子都能分心。”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翻过了一道山梁。
沿途遇到不少背着竹篼的村妇和孩子,都在林间寻觅菌子的踪迹。
有人收获颇丰,笑逐颜开;有人一无所获,愁眉不展。
“这么多人都往这边来,”张冬梅压低声音说,“该不会咱们的松菌窝让人发现了吧?”
钱玉兰安慰道:“应该不会,那片地方偏僻得很,一般人找不到。”
刘秋莲默默跟在后面,心里却泛起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