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亲爸也越来越有爸爸的样子。
26号下午,姜淳于和林笙,一同坐上开往南城的火车。
姜淳于来的时候,是裴景州一路护送着来的。
没人接。
这次走,有林小七和两个曾经的警卫员陪同。
没人送。
赵亚楠一早去了医院,姜志远去了部队。姜于泽想送,不过因为他太小,姜淳于没让。
陶红不愧是全国好大嫂的代表人物,她不但将林小七送到了火车站,还把林小七送到了火车上。
一声声叮嘱,这个大嫂不是亲妈胜似亲妈。
林小七和姜淳于去南城的车票是警卫员买的,由林老爷子亲自出面,他们坐的依然是卧铺。
一个包厢四个软卧,林小七和老李的住下铺,姜淳于和另一个年轻些的,叫小张的住两个上铺。
火车一路从南往北,途径8个市区,共1437公里。
如果在姜淳于上一辈子,这点距离,坐火车七个半小时,坐飞机两个半小时。
现在,坐火车,需要三天两夜。
姜淳于还记得她当初从海城一路往南来的情景,一路繁花似锦,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而现在,绿树荫浓夏日长,漫长的旅途又疲惫又燥热。
夏天坐慢火车,简直是找罪受。
第二天,火车在河清站停留半小时,姜淳于和林小七毫不犹豫就下了车。
哪怕只有半小时的等待时间,但是能下去转一下,整个人都好像活 过来。
他们买的还是软卧的票,要是硬座都不敢想象,那个挤满人的车厢会有怎么样销魂的味道。
河清站不大,站台上人也不算多,却有三个小摊位分外引人注目。
三个摊子后面站着的都是穿着制服的大姐,这几个摊子应该是属于车站的,卖东西的人都是车站的工作人员。
首头一个是冒着热气的卖米粉的小摊子,摊子上有个锅,锅盖一揭,腾腾热气中带着些许炖骨头的香气。
看姜淳于的目光看过来,摊子旁边的大姐忙扬声招呼:“妹啊,吃粉不,我们河清最有名的粉,香的很。”
不用姜淳于说话,林小七立刻上前,递过去四个饭盒:“四份,装饭盒里。”
虽然他也想在站台上吃,但是时间不够。
大姐听说要买四份米粉,立刻笑眯了眼:“小同志,你要哪种米粉,我们有汤米粉、炒米粉、蒸米粉、捞米粉。这些米粉都很好吃,你喜欢吃哪种?”
林小七张嘴,刚想说那就每样来一份。
但是他的目光突然落在大姐强撑着的腿上,到口的话又收了回去。
“哪种好吃就哪种吧。”
“都好吃,看你喜欢哪种。”
林小七很快做出选择:“那就炒米粉吧。”
炒米粉没有汤汤水水,放时间长点也不会黏糊掉。
“好唻。”
大姐爽快地答应了一声,接了林小七手里的饭盒,仔细用清水冲洗了一遍。
和姜淳于他们一起下车透气的其他旅客,也纷纷围了过来,你要一碗汤粉,我要一碗炒粉。
很快,小小的粉摊围满了人。
买粉的大姐手脚麻利且热情,她一边忙着下粉,一边还给大家介绍她们河清的粉有多好吃。
最后,所有上站台透气的人,不但吃了粉,还买了晒干的粉,准备回去尝试一下大姐说的几种吃法。
虽然大姐卖的粉有些贵,还要全国粮票,可大姐说话好听。再加上天气热,想吃点合口的并不容易。
大家掏钱掏票的时候,就非常的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