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个契机
杨松海还记得,上一世有位收藏普洱的茶客,十分钟爱7581,看中它的升值潜力。
他大量收购,保存得非常好,又历经二十多年,茶砖转化,风味极佳。
这件事大大促成市场对普洱茶砖的喜爱,一时间备受哄抢。
由于茶砖早已停产,也造就一价难求的火热场面。
杨松海收购茶厂,又单独留下7581这条生产线,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既然已预知后世,茶砖将会深受茶客钟爱,自然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幸好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杨松海要做的是优化茶砖的质量,大力推广。
他想提前一步开始布局,让茶砖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但,杨松海没想着将茶砖推向海外。
毕竟以他的了解,茶砖的口感或许不适合海外人的饮茶习惯。
况且,海外市场已经被古茶叶占据,与其争抢他的生意,不如开拓其他市场。
杨松海看着汤安易和徐天奇,眼眸中闪烁着一丝精光。
“我想着把厂里的茶砖推向港澳台市场。”
“港澳台?”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似感到十分意外地看着杨松海。
在他们看来,港澳台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完全不亚于海外市场。
由于相同的文化和饮食习惯,当地本有很好的茶叶。
那些茶叶都是符合当地人的口感,又有很多人文情节的因素在其中,不是其他外来茶能参与进去的。
徐天奇和汤安易互相看了看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一丝迟疑。
非是两人不相信杨松海,而是其中的情况他们也很清楚。
由于茶厂情况不好,两人想过不少办法。
其中,不乏将茶叶推销出去的举动。
他们自然也把港澳台市场预计在内,只是结果差强人意,最后只好放弃。
虽然不想打击杨松海,但汤安易觉得还是有必要向杨松海说明情况。
他看着杨松海,不好意思地开口:“松海,不瞒你说,之前我们也联系过,只是最后的结果有些惨淡……”
没说下去,汤安易的眼神有些惆怅。
回忆往事,让他不免唏嘘。
本以为杨松海会有更好的想法,没想到是被他们试验过的。
汤安易心里不免失望,担心杨松海没有更好的想法。
虽然茶厂已经起死回生,情况比起收购前好太多!
但这么大的一家茶厂,想要重新焕发生机,还是需要不少努力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发出新客源。
只有开发新的市场,对于茶厂而言才是最好的出路。
汤安易说完,徐天奇也一脸发愁的表情。
他的想法与汤安易一致,心里打鼓。
杨松海提议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徐天奇亲眼看着杨松海在收购茶厂,做出一系列的举措。
每一项都是对茶厂极为有利的!
也是在杨松海的逐步改进中,茶厂才渐渐走出濒临破产的危险边缘。
面对杨松海提出的下一步计划,徐天奇也不忍心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