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门口,迎面正好撞见小女儿。
赵晓娥习惯性地伸出手,面无表情道:“妈,给我钱,买材料。”
“没有。”梁春梅扔下一句话,便骑上她那辆千疮百孔、一路咔咔乱向的自行车去单位了。
她这小女儿更不是好东西。
天天懒得恨不得粘在炕上,洗衣做饭、刷碗挑水、扒灰扫地、喂鸡喂鸭这些活,通通不干。
一让她干活,她就拿读书搪塞。
殊不知在今后的几年,赵晓娥连续四次落榜,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
就这样式的,重生前的梁春梅还累死累活供她复读呢。
“妈这是怎么了,四哥又惹她生气了?”赵晓娥诧异地问。
赵四鸣瞪了妹妹一眼,摔门出去了。
“春梅啊,下班早点过来哈,今晚客人多,后厨忙不过来。”
路过小吃铺时,高婶子朝梁春梅招招手,大声提醒道。
每天下午六点,梁春梅从水泥厂下班后,都会准时准点来到小吃铺,刷碗择菜,打打下手,挣点辛苦钱补贴家用。
可今天的梁春梅却直接越过高婶子,骑出老远才停下来,回过头道:“高婶子,我以后不来刷碗了,你再找个人吧。”
“啥?干得好好的,咋说不来就不来了?”高婶子好奇。
梁春梅抿嘴一笑,“为了几个狼崽子,不值当。”
重活一世,她不想再当牛做马了。
那些个逆子逆女以后别想从她手里扣出一毛钱来。
高婶子挠挠脸,没太听懂这句话的含义。
这家水泥厂以前是国营的,后来承包给个人了。
相应的待遇也降了不少。
但在车间里干活,一个月能多挣十多块钱。
“梁春梅,你真的想好了?”车间主任刘福海斜睨着梁春梅,隐隐有些疑惑。
这厂子里,就数梁春梅最能吃苦了,啥脏活累活都第一个冲上前,只为多拿点工资。
如今却主动申请去付货的岗位,那一个月可少挣十多块钱呢。
梁春梅微微一笑,“刘主任,再干几年我就退休了,不想那么拼了。”
“成,你可想好了,换了岗位,以后可就调不回来了。”刘福海再次重申。
“嗯,我想好了。”
无私奉献,不存在的。
算上老伴的工资,足够他们老两口生活了。
赵保田在国营铝厂当工人,今年53岁,干够满勤,一个月能挣50块钱。
但他的岗位是炉前铸造工,工作环境相当恶劣。
尤其到了夏季,车间温度能达到七八十摄氏度。
梁春梅想着回去后就跟老伴商量一下,让他也换个岗。
岁数大了,该学会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