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远正要离开,老爹却先一步回来了。他那只独眼在昏暗的屋内闪着精光,脚步轻快地跨过门槛。
“李叔要回燕地了?”老爹一进门就问,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韩远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他本想找个借口推掉这趟差事,没想到老爹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
“是啊,李叔说燕地那边”韩远斟酌着词句,“陈乌鸦作乱,朝廷让他去剿匪,他想带我一起去。”
“好事啊!”老爹眼睛一亮,麻利地脱下羊皮袄子上了炕。炕上的火烧得正旺,暖意透过厚实的褥子渗了上来。
老爹搓了搓手,那只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你李叔在铁骑时就是一把好手,刀法无人能及。至于陈乌鸦,呵呵”他轻蔑地笑了笑,“当年在铁骑不过是个小小的副将,你义父随便动动手指就能捏死他。”
韩远眉头微皱,炕上的暖意丝毫没能缓解他心中的忧虑:“爹,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有什么不简单的?”老爹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朝廷都派了五万大军,还有各路诸侯响应。陈乌鸦就算有三头六臂,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屋外寒风呼啸,吹得门框吱呀作响。韩远站在炕边,看着老爹兴致勃勃的样子,心里愈发不安。
“你跟着李叔去,准能捞个功名回来。”老爹继续说道,“说不定还能混个官身,那可比开这个面摊强多了。”
“可是咱们的面点生意”
“有我在呢,你放心去。”老爹打断道,“再说了,你现在也不是一个人,还带着福子他们几个。正好趁这机会带他们见见世面。”
韩远抿了抿嘴:“我不是府兵啊。”
“你可以以李叔家将的身份随军,打仗拼命,立功的兄弟们必然能得到应得的奖赏。”老爹的声音里充满期待,“你义父当年在铁骑也是这么起家的。”
看着老爹激动的样子,韩远心里叹了口气。他本想借老爹之口推掉这趟差事,没想到老爹反倒比他还积极。
等老爹出门后,韩远立刻打开了那个上锁的木箱,取出笔记本电脑。冰冷的蓝光照在他脸上,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
他迅速查阅了唐初这场燕地之战的史料。随着阅读的深入,韩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堂堂赵天骏,居然会被陈乌鸦打得大败。不仅如此,江宁王赵神武、燕王赵艺、永安王赵孝德,这些唐朝战将,竟然无一例外都败在陈乌鸦手下。
直到赵世德亲征,才勉强平定这场叛乱。
韩远合上电脑,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了。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般洒在院子里。韩远坐在案前,提笔给赵天骏写信。
“世伯大人:侄儿不才,本想随军效力。然细思燕地形势,不得不进言几句”
他在信中婉转地提醒赵天骏不要轻敌,又分析了燕地局势。朝廷杀了卢建业,又对原伪夏将士穷追猛打,这才逼得他们铤而走险。如今陈乌鸦打着为卢建业报仇的旗号,必然能得到燕地民心。
写完后,韩远苦笑。这些话赵天骏未必会听进去,但他还是想尽一份心。
次日天还未亮,韩远就叫醒了福子。
“三郎,这么早”福子揉着惺忪的睡眼。
“收拾东西,带上干粮。”韩远简短地说,“叫上小九和小十五。”
福子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做了。很快,院子里就聚集了六个人。除了韩远和福子,还有小九、小十五,以及岳山岳七两兄弟。
“三郎,这是要去哪?”岳山牵着马,小声问道。
韩远没有回答,只是催促大家快些上马。清晨的寒气刺骨,马儿打着响鼻,白气在空中凝结成霜。
一行人骑马向南疾驰。韩远不时回头张望,生怕老爹追来。
“三郎,这天寒地冻的,打什么猎啊?”岳山忍不住又问。
“是啊,现在野兽都躲起来了。”岳七也附和道。
“少废话,赶路要紧。”韩远语气生硬。
两兄弟虽然疑惑,但看在每天一斗粮食的份上,也只好闭嘴跟着。马蹄声在寒风中回荡,渐行渐远。
一路疾行数十里,终于到了嵩山山脚下。望着连绵的山峦,韩远松了口气。
“进山!”
他一挥手,带着众人钻进了山林。虽然心中有愧,但总比去送死强。至于赵天骏那边,只能说声抱歉了。
山路崎岖,树影婆娑。寒风呼啸着穿过枯枝,发出鬼魅般的呜咽声。韩远带着众人在山间小径上快速前进,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
“三郎,咱们这是要去哪?”福子终于忍不住问道。
韩远勒住马,回头看了眼来时的方向:“往南。”
“可是”福子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韩远叹了口气,“但这次不一样。燕地那边”他顿了顿,“总之,相信我。”
福子点点头,不再多问。他跟着韩远这么久,早就习惯了听从他的安排。
山风呼啸,树影婆娑。一行人在山间小径上快速前进,马蹄声渐渐消失在密林深处。
韩远知道,这一去恐怕会让赵天骏和老爹失望。但有些事,总要为自己考虑。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但比起去燕地送死,这已是最好的选择。
夕阳西下,山间雾气渐起。韩远回头望了眼北方,心中默默说了声对不起。从今天起,他的生活又要发生巨大改变了。不过这一次,是他主动选择的改变。
马蹄声渐渐消失在山林深处,只留下一串模糊的足迹,很快就被飘落的枯叶掩盖。寒风依旧呼啸,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