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在冬日的黄昏中呼啸,而韩家的窖洞里却弥漫着暖意。炉火在墙壁上跳跃着,将屋内的影子拉得老长。韩远蹲在灶台前,手掌轻轻抚过那光滑的灶面,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他细细打量着这个不同寻常的灶台,心中暗自盘算着什么。
“老爹打的这灶,确实不一般。”他喃喃自语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正在案板前和面的韩老爹闻言,抬头瞥了他一眼,粗糙的手掌上沾满了面粉。“有什么不一般的?灶不都一个样。”他随口应道,语气中带着些许不以为然。
韩远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环顾四周,这间不大的窖洞里,简陋的家具和破旧的器具无不诉说着生活的艰辛。自从来到这个家,他就一直在想着法子改善生活。
“老爹,你可不知道,”韩远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这灶能省一半的柴火,烧水的时间也能少上好几分钟。”
韩老爹的手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继续揉面。“少几分钟有什么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说,语气中透着几分无所谓。
韩远却不依不饶,他走到灶台边,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老爹,你说咱们要是帮人改灶,能不能赚点钱?”
这话一出,韩老爹的动作明显顿了顿。他抬起头,皱眉看着韩远:“你这和尚,怎么尽想着赚钱?”
韩远不以为意,反而更加兴奋。“咱家这光景,不得想着法子改善改善?”他指着灶台,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您看啊,这灶要是改好了,不光省柴火,连烟都少了许多。”
韩老爹将面团揉成一团,开始擀面条。他虽然没有直接回应,但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说说,这灶到底有什么门道?”
得到老爹的允许,韩远立刻凑上前去,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这灶门要小些,灶膛也要改,还得加个灶箅”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已经对这项技术了如指掌。
韩老爹听得连连点头,手上擀面的动作都慢了下来。“这么说,还真有点门道。”他将面条切成宽条,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不过你想靠这个赚钱?”
韩远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什么机会。“老爹,您想啊,眼下正值寒冬时节,大家都闲着。咱们要是能帮人改灶,既能让他们省柴火,又能赚点钱,这不是两全其美?”
韩老爹将面条一条条扔进锅里,嘴角微微上扬。“你倒是会打算。”他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宠溺。
“那您说,一个灶头修理价格得看具体情况?”韩远眼睛发亮,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前景。
然而,韩老爹的回答却让他愣住了。“收钱?”老爹笑骂道,“你这和尚,心思忒重了。乡里乡亲的,帮忙改个灶,混顿饭吃就得了,还想着收钱?”
韩远一时语塞,他没想到老爹会这么想。“老爹,这可不是普通的活计,是有技术在里头的。”他试图解释,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技术怎么了?帮人帮到底,还收钱像什么话?”韩老爹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韩远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在他看来,这明明是个难得的机会,可老爹却完全不在意。他深吸一口气,试图换个角度说服老爹。
“老爹,村里的不收钱就算了,外头人来求咱们改灶,总得收点工钱吧?”
韩老爹将最后一把面条扔进锅里,转身看着韩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小子,就想着赚钱。”
韩远讪讪一笑,试图为自己辩解:“我这不是想着把咱家的窖洞修一修嘛。再说了,您一个人也不是个事,要是能找个”
“打住!”韩老爹突然提高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别提这茬!”
韩远识趣地闭上嘴,心中却暗自叹息。他知道,老爹一直对自己的单身生活耿耿于怀,但又不愿意接受任何改变。
沉默在窖洞里蔓延,只有锅里煮面的咕嘟声打破了这份寂静。韩老爹转过身去搅动锅里的面条,背影看起来有些萧瑟。
过了好一会儿,韩老爹才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下午我要去军府领补贴,顺便买点东西回来。明天要摆几桌酒,请村里人来吃酒。”
“摆酒?”韩远有些惊讶,不明白老爹为什么突然要办这种事。
“是啊,该给你上户口了。”韩老爹的声音突然温和下来,带着几分慈爱,“你既然认我做爹,咱们就得把事情办妥当。请村正里正来做个见证,也好让你安安稳稳地在这里住下去。”
韩远心里一暖,鼻子有些发酸。虽然来这个家才没多久,但老爹待他确实不错。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