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南岸排兵布阵,他本欲借地势之利与水军配合,重整旗鼓,而后向北攻击汉军,但西便宋军的动作,大大影响了这一决定。
无奈之下,只好调李俊回来,守住长江,再派张俊这位手下为数不多的帅才去挡住宋军的进攻。
正觉得头疼时候,曹操忽然心有所感,自己之前被心魔所累时候,那个征西将军之梦,仿佛曾告诉自己,如今的宋主赵桓乃是孙权转世。
曹操捻着胡子,眯起眼睛,心中道:
“刘备这人,素来最重情谊,若是知晓那果然是孙权,定然如前一世一般,举国而攻!”
汉军这边,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刘备寄希望于此战能打过长江去,在他看来,若是能击败曹操,则世间再无可与自己争锋之人了。
刘备先是盘点了一下三阮和张开梅展带来的水军,有战船大小百余艘,这等规模已然是不小,但是根据情报,对面魏军战舰足有三百余艘,海外尚有无数战船待命。
刘备直嘬牙花,自己不善于水战,麾下兵马亦多是北方人士,除三阮外,其余人怕皆是旱鸭子。
他突然想到前世一的曹操,赤壁之下,正与今日相同,携战胜之威,兵临江东,这一世命运弄人,自己却是在北方一统之下兵临南方了。
只是稍有不同的是,当年曹操的水军规模却是占了优势,这一世亦是如此。
刘备望着对面魏国的水军,心中盘算,如今已经得了孟康这等巧匠,或许可令其造船,操练三五年后,万事俱备,再南进。
但随即的一则情报打断了刘备的想法,远在西川的白日鼠传来消息,白胜这几年一直在负责对宋的情报,此刻也是传来了重要情报。
宋军集结完毕,已经做好西征准备,皇帝赵桓力排众议,亲自领兵,欲顺流而下,直击魏国。
刘备看了,不由得一喜,之前关胜在陕州便传来数次捷报,
汉魏争锋,宋廷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数次向北蠢蠢欲动,但皆被关胜化解,更有一次偷袭,反倒被关胜提前察觉,夜率五百校刀手,突袭来犯的宋军前部,斩其先锋而还。
之后宋军便不再染指北境,反而是对着魏国蠢蠢欲动。
此番宋廷动手,两面夹击之下,或许便能打破长江,击败曹操。
刘备忽然感觉,自己离着胜利很近,这一世一统天下的梦,将要完成。
对于赵桓,刘备是知道的,这位太子,恐怕便是这一世的明主了,看这人行事作风,少年结交臣子,发动宫廷政变,更是将赵佶丢给自己,这人心思之细密,行事之果断,显然是一个合格权术之主。
虽军事少稍显不足,但其遇到的皆是我与曹操这类对手,若是没有我两个老狐狸,恐怕这一世的史书上,会是这个赵桓了。
刘备放开思绪,在他看来,这个赵桓是个英雄,但无奈乱世之下,兵戈之能为先,此人定然斗不过自己,若是能借力将眼前的曹操消灭,此人必然会被自己所擒。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夺了赵家江山,又没保护好赵佶,心中隐隐有那么一丝愧疚,日后若是擒了这赵桓,定然赏个爵位,令他不失为富家翁。
眼下,最重要的是南下击败曹操,最好是借着宋军之力分散魏国水军。
刘备打消了北归重新发展水军的想法,毕竟他深知曹操手段,若是令其喘息,日后不知道还有多大麻烦。
正在刘备胡思乱想时候,有人送来魏国的国书。
刘备拿来,心中道:“莫不是那曹贼乞和?”
随后读完信件,刘备双手有些颤抖的放下信,方寸大失的叱走侍卫,自己独自一人回到寝帐。
只见信中那熟悉的笔迹写道:
“大魏天子致书北汉皇帝玄德公亲启,
朕闻天道奇幻,世事无常,若你我之辈,两世相逢,其可怪欤?
朕醒此世之初,尝寻仲康、元让、妙才等,冀望于前世之友皆来此世,共享数百年后之繁华,然江湖蹉跎数年,皆杳无音讯,唯有地下白骨耳。
玄德公情谊深重,定然亦尝寻过云长、翼德、孔明等,而后觉当世只孤身一人,何其悲乎。
然或有神明相戏,不使故友亲人相聚,却令你我重逢,今世似前世,你我兵戈相向,每思及此,未尝不发笑。
如今朕闻云长早已成神,不知玄德公梦中相会否,云长可曾显灵否?
朕尝梦前世之人,亦有神人相告,来此世者,非只你我之属,且观宋廷赵桓,此人少年时候,只善游玩淫乐,却只数年,内掌朝纲,外执兵权,如今割据巴蜀,此人详细手段,玄德恐早已知晓,却不眼熟么?
神人告吾,赵桓乃是前世孙仲谋所转,其可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