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感慨京都的高考政策,有人羡慕京都的教育资源。季阳默默听着这些讨论,心中暗叹。确实,京都的教育资源优越,但二十年后的卷度,恐怕这些人想都想不到。
很快,诸葛雨的分数也出来了:683分。
“不错不错。”方远笑得合不拢嘴,“今年的理科状元稳了。”
其他同学的分数也陆续出炉:林欢634分,孙芷影576分,钱建军577分随着分数揭晓,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呜呜呜,我只能去川大了”
“这分数连沪江大学都够不上”
哭声此起彼伏,有人抱头痛哭,有人默默流泪,还有人一脸茫然。
今年的高考确实魔幻,但他们的分数已经很不错了。记忆中本科线仅到488,这些分数完全可以上很好的学校。只是因为考后填报志愿的新政策,加上今年考题难度超乎寻常,大家都不敢报太好的学校。
“都给我安静!”方远的声音突然在礼堂里炸响,“哭什么哭!今年重点线理科不会超过490,文科分数不会比525高。你们这些分数,想上什么学校没有?”
众人一愣,泪水戛然而止。有人抽抽搭搭地问:“真的吗?”
“我骗你们干什么?”方远环视一周,“今年考题难度大,分数普遍偏低。但这恰恰说明分数线也会随之下调。你们现在哭得死去活来,等分数线一出来,又得笑得合不拢嘴。”
方校长的话让众人一头雾水,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去年理科一本分数线还是五百四十多,今年怎么可能降50分?”有人小声嘀咕着。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在教室里,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细小灰尘。站在讲台上的方校长面带微笑,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困惑的面孔。
“这不太可能吧”一个男生皱着眉头说道,“虽说今年考试变态了些,但全国考生总数可是增加了100万,竟然比去年多了五分之一呢。”
“而且985、211学校的录取计划数只增长了2。”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补充道,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方校长看着众人质疑的眼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个黑色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清了清嗓子。
“让我来给大家念一组数据。”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明德中学,理科全员都参加了考试,文科同学一个不少都去考了”
随着一串串数据的公布,教室里的气氛逐渐凝重起来。
“启文中学,理科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参加了,文科完考率72”
“德明中学,理科四成多的人去考了,文科将近八成的人参加了考试”
“十二中,理科差不多六成的人去了考场,文科几乎所有人都去考了”
“双流中学,理科勉强过半的学生参加了考试,文科超过九成的人都参加了”
“绵阳中学,理科连四成的人都没去考,文科近九成的人都去考了”
数据一个接一个,每一组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在场所有人的心上。教室里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这意味着什么?省内各个名校的学生,很多人都没去参加考试。
如果要是一本线真降了五十多分
林欢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教室前排的季阳。她知道季阳和诸葛雨选择沪江大学,班里好多同学都把华亭放在第一志愿。
那么京都的机会是不是更大了?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迅速生根发芽。她想去打听一下其他竞争对手的选择,但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在这种时候,谁又会说真话呢?
教室另一边,孙芷影的脸色阴晴不定。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成绩单,那个分数刺痛着她的眼睛,想跟季阳同一所大学,就算重本线降50分,也很危险
“就填川大吧。”诸葛雨突然凑过来,撞了撞她的肩膀,“我们以后肯定还会回来的,毕业了肯定要回华城的。”
孙芷影心里暗骂,你不是打算搞学术研究吗,可能要读到博士。十年后,别说结婚了,娃都能生两三个了。
季阳坐在前排,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他眨了眨眼睛,嘴角微微上扬。
方远站在讲台上,看着手中准备好的发言稿,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将稿子撕成两半,随手扔进讲台旁的垃圾桶。
“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说教的机会,”他拿起话筒,声音温和而坚定,“相信一定能对得起你们。”
台下的学生们面面相觑,但很快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都不是傻子,看来今天这位和蔼的校长要搞点不一样的了。
“今天大家都特别放松,”方远继续说道,“因为你们熬过了十二年的苦读生涯,马上就要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时光。”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学生们,“女生们终于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男生们终于能跟老师平辈论交。最重要的是,暗恋许久的两个人终于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开始甜甜的恋爱不用再躲躲藏藏!”
这样朴实无华的开场白,引得同学们热烈鼓掌。其他校领导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跟着鼓掌。这个老方,也太敢说了。
接下来,方远讲述了在哈佛读博的校友苏璐和吴廉结婚的故事。他希望学生们在关注个人感情的同时,也要放眼更广阔的天地。整个讲话,他用了大半篇幅来讲述爱情、生活、事业三者的关系。
“缺少感情的人生是贫瘠的,光谈恋爱的日子是不够的。”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我们需要爱来滋润心灵,也要给自己一些自由。”
他说,过去为了高考,学生们少了很多美好的东西。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过去,给即将到来的人生新篇章做个开场。首要的,就是给学习赋予新的意义。
最后,方远终于谈到了理想。“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唯有理想与信念。”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我希望你们能够相信,相信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相信学问不是钻营,相信正直胜过谄媚。”
掌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