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浓稠,笼罩着天津城。
月光照耀在天津总兵衙门的庭院里,树影摇曳,透着几分寂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混杂着初夏特有的闷热气息。偶尔有几声蛙鸣从远处的池塘传来,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气。
西面卫河方向,不时传来阵阵号角声,打破了这份宁静。那是巡逻的士兵在交接,沉闷的脚步声和铠甲碰撞的声响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朱慈烺坐在书房内,案几上的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灯芯时不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他的眼睛微微发红,眼底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自从那日街头血战之后,崇祯皇帝以受到惊吓病重为由,将所有事务都推给了他这个太子。从军务到政务,事无巨细都需要他亲自过问,案几上堆满了奏章。
“殿下,末将认为城防最为重要。”吴襄正在汇报防务情况,他的声音低沉有力,“流寇势大,若是城防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朱慈烺微微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将领们,心中暗自叹息。这些人中,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吴襄父子和曹友义几人,其他那些勋臣,不过是些徒有虚名的摆设罢了。
“末将已经派人加强了城墙巡逻,特别是西面靠近卫河的位置。”吴襄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只是兵力实在有限,很多地方都显得捉襟见肘。”
朱慈烺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让士兵们轮流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城防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士气。”
朱慈烺又看向朱纯杰,“怀远,锦衣卫的事情,你怎么看?”
朱纯杰神色一凛,拱手道:“回殿下,臣以为锦衣卫北镇抚司关系重大,不可轻废。”
“哦?”朱慈烺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水面的茶叶,“说说你的看法。”
朱纯杰捋了捋思绪,“北镇抚司虽手段严厉,但对于惩治贪官污吏,震慑宵小,确有其功。若是完全废除,恐怕会让一些宵小之徒趁虚而入。”
堂内一时寂静,只闻茶水入盏的轻响。
“手段严厉?”朱慈烺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你可知道,正是这些所谓的"手段",让多少无辜百姓家破人亡?”
朱纯杰额头沁出细汗,“殿下明鉴”
“不过,”朱慈烺话锋一转,“你说得也不无道理。这把刀,不能废,但要握在对的人手里。”
朱纯杰忙从怀中取出一份奏章,恭敬地递上前来:“殿下,微臣已拟好锦衣卫整顿章程。”
朱慈烺接过奏章,借着昏暗的灯光细细翻看。朱纯杰开始详细汇报起来,声音清晰而沉稳:“根据章程,北镇抚司主要负责京畿一带的情报收集,南镇抚司则负责江南等地的密报”
听着朱纯杰的汇报,朱慈烺的眉头渐渐舒展。这朱纯杰办事确实利索,不仅猜到了他的心思,还做了充分的准备。
“怀远说得不错,”朱慈烺放下奏章,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不过锦衣卫的职责范围要限定在谋逆、通贼、通虏等重大案件上。眼下最重要的是维持城内治安,流寇攻城在即,绝不能让内部出乱子。”
他站起身,在堂内踱步,“本宫给你一营编制,外加一万两银子。三日之内,要将镇抚司重建起来。不过记住,这次的镇抚司,是要让贪官污吏闻风丧胆,而不是让百姓谈之色变。”
“臣领命!”朱纯杰激动地跪下。
“起来吧。”朱慈烺看向窗外的夜色,“今晚就可以开始行动,让人换上飞鱼服巡街。对了,”他顿了顿,“盯紧郝摇旗。别让他跑了”
朱纯杰退下后,吴襄和曹友义上前。
“说说军务吧。”朱慈烺回到座位,“天津现有多少兵力?”
吴襄拿出一份军册,仔细翻看,“回殿下,目前有克难三营、虎卫一营等精锐,再加上天津本地和各路壮勇,总计约一万四千人。”
“一万四千”朱慈烺喃喃自语,手指轻叩桌面。
堂内烛火摇曳,将几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随风晃动。
“是时候了。”朱慈烺突然开口,声音坚定,“在天津设立大元帅府。”
这句话一出,吴襄和曹友义都是一惊。
“殿下有意在津门设立分府?”吴襄小心试探。
“不错。”朱慈烺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天津城,“接应的水师还没到,闯逆随时会打来。此地城池坚固,依水而建,最适合整顿兵马。”
“殿下言之有理,不知殿下打算如何设府?”吴襄问道。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本宫准备设立军令、军政二卫。曹总镇任军务司帅,老泰山任军政司帅。至于天津城内诸军,统编为克难军,由吴三辅总领。”
吴襄闻言,内心激动,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殿下,三辅年纪尚轻,资历尚浅,恐难担此重任”
“老泰山不必过谦。三辅乃国舅,又有真才实学,这个位置非他莫属。”朱慈烺语气坚定,不容推辞。
他走回主位坐下,“从今日起,克难军编制要重新梳理。从军到伍,共设七级。二位要好生筹划,速速拟定规章制度。”
正说话间,黄小宝匆匆进来,“殿下,套筒铳刺已经准备好了。”
太子缓缓颔首,“带进来。”
随着黄小宝的话音落下,几名亲兵抬着一个大木箱走了进来。
朱慈烺示意打开木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十支崭新的套筒铳刺。所谓套筒统刺,就是一种可以安装在火铳上的刺刀。有了它,火统手远可用火铳射击,近可用铳刺刺杀。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时的灵活性。解决了火统手一旦被近身就无还手之力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火统手的生存率。要知道培养一个优秀的火统手可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这是他让天津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的新式武器,每一支都凝聚着他对军队改革的期望。
“这些武器,就从克难军开始配发。”朱慈烺拿起一支套筒铳刺仔细端详,“训练要严格,不得马虎。”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