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徐守田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你是第一个出来的,而且还是满分?这”
孙明简单解释了考核的过程,在场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不过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显然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这种难度的考核,能及格就已经很不错了,满分更是闻所未闻。
“不愧是孙兄。”王明德感叹道,“这次考核的难度确实不小,我们几个都被困在里面好一会儿。”
“是啊,”另一位考生附和道,“特别是那个时辰判断,要不是孙兄提醒过我们要多注意各种灵草的特性,恐怕连入门都难。”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渐渐有更多的考生从玄天观中出来。有人面带喜色,有人愁眉不展,更多的则是一脸疲惫。显然,这次的考核确实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三日后,玄天观外人头攒动。不仅有农政监的十四名考生,还有众多官员、百姓前来看榜。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期待的气息,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份将决定命运的名单。
孙明站在人群中,面色平静。这三天里,他将考核中的每个细节都仔细回想了一遍,确信自己没有任何疏漏。但在这种重要的时刻,他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
突然,玄天观大门缓缓打开,广场上,十六位郡城官员如雕塑般伫立。晨光微熹,天际泛起鱼肚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冽的寒意。
韩冽搓着手掌,掌心已然冒汗。他不时抬头望向玄明殿的方向,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忐忑。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参加科举时的情景。
“你太心急了。”明北辰轻声提醒,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这般坐立不安,反倒容易扰乱心神。”
韩冽转头看向身旁的好友,眉头微皱:“你就不急?若是没中,又得等一年。一年啊,那可是整整十二个月!”
“我当然也急。”明北辰叹了口气,“可着急也无济于事,不如静下心来等待。”
前方不远处,孙明和欧阳世荣正在低声交谈。欧阳世荣一脸轻松自若,仿佛只是在等待一场普通的茶会:“我倒是不急,大不了去龙岭郡投奔王爷,混几年再调回南阳。”
“世家子弟就是不一样。”孙明笑着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羡慕,“有靠山就是好啊。”
“你也不差。”欧阳世荣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纳官之后,几十年下来,孙家也能成为南阳的大族。况且你的实力摆在那里,又何须担心?”
广场上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有人来回踱步,有人低声祈祷,更有人双手紧握,指节发白。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辰时将至,张德明开启了群体禁言。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格外清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玄明殿的大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重的轰鸣声。一份金色榜单从洪铜香炉中飘出,在空中徐徐展开。金光闪耀,字迹清晰可见。
【孙明,甲上。】
第一个名字映入众人眼帘。王明德露出欣慰的笑容,卓明远也轻轻点头。孙明站在原地,心跳如鼓,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紧接着,明北辰、韩冽、欧阳世荣的名字相继出现在甲下之列。几人相视一笑,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孙明看着榜单,暗自盘算。农政监十五人中四人及第,这个比例已经相当不错了。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恭请入围之人,进入玄明殿。”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孙明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台阶。殿内庄严肃穆,供奉着太祖、太宗的神像,以及明帝的功德牌位。香烟缭绕,金光闪烁,一股威严的气息扑面而来。
三拜之后,一道金光突然从天而降,直接没入孙明体内。他只觉得浑身一震,意识瞬间恍惚。
在这恍惚中,他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天门。殿宇群落绵延,云雾缭绕,金光万丈。一尊金色巨人端坐于王位之上,俯瞰天地,威严无比。
祥云托着他飞过天门,本源震动,脚下铺就金光。这一缕天命之力涌入躯体,为他筑造乾元殿根基。每一缕气运都如同实质般渗入他的体内,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已经立于大殿之内。朝中大臣络绎不绝,他站在最末位置,身形显得格外渺小。然而,这种渺小并未让他感到畏惧,反而激起了他心中的斗志。
“臣孙明,拜谢吾皇!”他的声音坚定而响亮。
云雾中,端溪真君的身影渐渐显现。这位掌管选调的真君,此刻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说说你的选择吧。”
“天威军。”孙明毫不犹豫地回答。
端溪真君微微皱眉:“你虽甲上,但尚未达到天威军门槛。这个选择,恐怕不太合适。”
“感激仙长指点。”孙明深深一躬,“可我心意已决。”
离开玄明殿时,明北辰等人追上来向他道谢。欧阳世荣张罗着要请客,四人说说笑笑地下了台阶。阳光明媚,照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晕。
“大哥!”孙安的声音突然传来。
孙福贵和杨夫人已在殿外等候多时。看到儿子出来,两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杨夫人的眼眶甚至有些发红,显然是激动的。
“走,回家。”孙福贵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一家人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一刻,所有的等待与煎熬都化作了甜蜜的回忆。
路过一处茶摊时,孙明忽然停下脚步。他回头望向玄明殿的方向,那里金光依旧闪耀。
孙明独自坐在卢府藏书楼里,手中捧着一本《玄岳本我经》,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窗外蝉鸣阵阵,夏夜的暑气似乎连书页都变得潮湿起来。
这本打着商洛名号的杂书,虽然不是什么正统典籍,但其中关于生机派的思想见解,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的目光在泛黄的书页上缓缓移动。
“五行均衡破,瞬息之间,灵气流转,则物种候变。”孙明轻声念道,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书页边缘。
“国运化四时,一朝为官,人亦侯变。”这句话让他若有所思,回想起纳官时的情景,那个百丈金光巨人的形象又浮现在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