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一声怒吼震天动地。
“国法何在!朕的将士何在!”崇祯一脚踹翻了香炉,手中帝王剑劈向烛台。金属碰撞声中,烛火四溅,映照着他愤怒的面容。
兵部尚书阎鸣泰跪在地上,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不敢抬头直视龙颜。冷汗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一片水渍。
“忠烈祠里的英灵在哭泣!”崇祯指着殿外,声音中带着刺骨的寒意,“他们死在建奴刀下也就罢了,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
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言。殿内烛火摇曳,投下的阴影在墙上不断晃动,仿佛无数冤魂在哭诉。
崇祯握紧了剑柄,指节发白。
谁曾想到此时的崇祯皇帝的内芯却是一个现代人。两年前那场车祸让刘帆穿越到这个时代,成为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不由的回想起这两年来的种种。
先是抄了八大皇商的家,灭了他们九族。那些商人平日里道貌岸然,暗地里却与建奴勾结,倒卖军需物资。抄家时查获的账本触目惊心,光是军械就倒卖了数十万件。
紧接着整顿新军,掀起轰动朝野的勋贵案。那些靠祖上功劳吃饭的勋贵,早已腐朽不堪。他们占着军职不去操练,却在战时临阵脱逃。崇祯将京城城一半的勋贵送上断头台,至今还有人在暗地里叫嚣。
就连那些个不可一世的宗室亲王,他接连铲除了数名目标。这些人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横行霸道,鱼肉百姓。有的甚至勾结建奴,意图谋反。
两年时间里,他将抄来的钱财全部投入军队建设,打造出了八万精锐之师。这支新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远超普通边军。
天雄军在辽东一战中,正面击溃了多尔衮的三万联军,一战成名,威震天下。那一战,新军将士用生命证明了他们的忠诚。
可朝堂上的腐败依旧如跗骨之蛆,挥之不去。
文官们整日空谈误国,官场上的腐败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都能在三年任上敛财数万两白银。更别说那些位居高位的大员了。
边境军官更是无法无天。军饷克扣、军械倒卖、虚报战功,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就在最近,宣府军官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竟在返回途中秘密杀害百余名将士,还敢冒领战死抚恤!若不是一个幸存者逃到京城告状,这件事恐怕永远都不会被发现。
更可恨的是兵部侍郎的夫人,居然勾结皇商和京城尹,私自向建奴贩卖粮食!这些粮食本该发往边军,却被他们中饱私囊。
想到这里,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走到殿前的龙案前。
“诸位爱卿,可知道朕为何如此震怒?”
群臣依旧跪伏在地,没人敢接话。
“这些年来,朕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重振军威。可是”崇祯的声音突然提高,“可是朕发现,无论怎么整治,这些蛀虫就是除不尽!”
他转身看向跪着的大臣们,目光如刀。
“你们中有多少人,还记得去年那场大雪?”
群臣面面相觑,不明白皇帝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那场雪下了整整七天七夜。”崇祯继续说道,“辽东的将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与建奴厮杀,而京城里的勋贵们却在温暖的府邸里饮酒作乐!”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嘲讽。
“朕还记得,当时有个将军,就是在那场雪中战死的。他的遗体被运回京城时,身上还穿着单薄的夏装。为什么?因为他的冬装被人克扣了!”
殿内一片死寂。
“王承恩!”崇祯突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