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环和周秀兰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麻布袋子。衣服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在干净的袋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周秀兰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衣服,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衣服上,映出一片绚丽的色彩。
“这么多衣服,得卖多少钱啊。”周秀兰伸手抚摸着柔软的布料,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
林玉环轻轻点头,开始仔细检查每一件衣服。她的手指灵巧地掠过每一道缝线,确保没有任何瑕疵。周秀兰也加入进来,两人专注地检查着,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房间里弥漫着新衣服特有的清新气息,混合着些许墨水味,那是新贴上去的商标散发出来的。
“秀兰姐,这批货不多,咱们就不散卖了。”林玉环一边将衣服按照款式分类,一边说道。她的动作很快,但每一件都整理得整整齐齐。“你那些朋友不是都想拿货吗?不过现在咱们贴了商标,得统一定价了。”
周秀兰停下手中的动作,眉头微微皱起:“统一定价?这是什么意思?”
林玉环拿起一件半袖,指着里面缝制的“雅韵”商标。阳光下,那个小小的标签显得格外醒目。“你看惠民百货里,这样的衣服要卖十四五块钱吧?”
“是啊,”周秀兰点头,回忆着,“每次上新货都得排长队。那些营业员说话可神气了,总说是出口转内销的。”
林玉环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点燃了一盏明灯:“我也想让"雅韵"这个牌子,以后能让人排长队买。”
她停顿了一下,手指轻轻抚过商标,继续解释:“所以咱们批发价定十二块,零售价必须是十三块,不能再高了。要是谁敢抬价,以后就别想拿货。”
“这样啊”周秀兰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确实,要是卖太贵,谁还买咱们的衣服?现在大家都精打细算的。”
“对,就是这个道理。”林玉环一边说,一边将一件件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还有,你跟他们说,咱们是上海产的。”
“上海?”周秀兰猛地抬头,眼睛瞪得圆圆的,“可是”
“现在谁不觉得上海货好?”林玉环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再说了,以后说不定真能在上海开厂呢。”
周秀兰听得心潮澎湃,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不禁感叹她的胆量和眼界。
很快,周秀兰带着样衣去找那些相熟的朋友。她挨个儿上门,详细讲解着价格和要求。那些人听说一件能赚一块钱,眼睛都亮了。虽然对统一定价有些不满,但还是争着要货。
“这料子真不错,摸着就舒服。”
“款式也新颖,跟惠民百货的差不多。”
“要是真是上海货,这价钱简直太划算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周秀兰的布袋子很快就空了。一百多件衣服,两个小时就全部分完了。她数着到手的钱,心里美滋滋的。
与此同时,纺织厂韩明敏从外地回来,给厂里拉了五万块的订单。他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订单明细,想起翠岭纺织厂赵雨薇要的布料还没有发,便叫来库房主管,按照明细给安排了十匹上好的布料。
赵雨薇拿到布料后,马上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人帮忙加工内衣。她给每件两毛钱的工钱,虽然只能下班后做,但大家干劲十足。车间里,缝纫机的声音此起彼伏,像一首忙碌的交响曲。
不知不觉就到了全市大学生英语竞赛开始那天。早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校园里,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选手们加油。
周蓉特意陪林玉环去食堂吃面,贴心地往里面打了俩荷包蛋。热气腾腾的阳春面上,两个金黄的荷包蛋格外诱人。
“祝你考试直接满分带飞。”周蓉把剥好的鸡蛋放进林玉环碗里,眼中满是期待。
“谢谢。”林玉环吃了两口面,抬头发现周蓉只是坐在那里,双手托着腮帮子,“你怎么不吃?”
“吃不下。”周蓉的声音有些发飘。
“哪里不舒服吗?”林玉环放下筷子,关切地问道。
“没有,就是太紧张了”。。
林玉环无奈地看着她:“明明是我要考试,你紧张什么?”
食堂里人来人往,充满了早餐时间特有的热闹。有人在讨论考试,有人在闲聊,还有人匆匆吃完就赶着去教室。这些嘈杂的声音在林玉环耳边回响,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心情。
她低头继续吃面,热气氤氲中,她的眼神坚定而平静,吃面的动作不紧不慢。周蓉看着她的样子,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紧张也慢慢消散了。
“一大早就迫不及待来干饭啊?”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玉环回过神,转头看见韩明浩和刘胖子正朝这边走来。韩明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整个人精神抖擞;而刘胖子则是一副没睡醒的模样,脚步晃悠,眼皮还在打架。
周蓉放下手中的筷子,惊讶地看着两人:“你俩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时不都是踩着铃声进教室吗?”
“还不是明浩非要来。”刘胖子打着哈欠,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昨晚就嚷嚷着要早起,害得我一宿没睡好。”
韩明浩没理会刘胖子的抱怨,环顾四周确认没人注意这边,才神神秘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布包裹的三角形小物件。他压低声音说:“玉环,这是我高考时候用的护身符,可灵验了。我妈特意找大师求的,我戴着就考上大学了。”
“你还信这个?”周蓉忍不住笑出声,
“你一个假小子懂什么。”韩明浩白了她一眼,转向林玉环,“今天竞赛重要,你带着准没错。”
林玉环接过护身符,触手间是柔软的绸缎触感。她将护身符小心收进口袋:“谢谢,下午还你。”
“不急,一切考完后再说。”韩明浩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