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这时,身后传来几声议论:
“快看快看,那不是昨天在街上把自家大哥都揍了的玉华山女土匪吗?”
“嘘,小点声,听说她力气大得很,连定国公府大少爷都不敢吱声。”
“可不是嘛,你看人家大少爷现在多乖,跟着她吃路边摊呢。”
两个食客压低声音说着,慌忙结了账匆匆离去。
沈玉揉了揉太阳穴,这名声算是彻底坏了。她倒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小摊贩听到这些话后,手抖得连面汤都洒了。他赶紧重新准备了一碗面,这次的分量却令人咋舌——碗里漂着一根孤零零的面条,下面全是新鲜的牛肉。
“老板,”沈玉看得忍俊不禁,“这牛肉面得一两银子一碗吧?”
“不不不,”小摊贩连连摆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二十文就够了,您要是喜欢,不给钱也成。”
桃儿在旁边笑道:“老板真是好人。”
小摊贩苦笑不已,他这哪是好人,分明是不得不如此。一家老小都指望这个小摊子过活,可不敢得罪这位爷。
沈玉将筷子递给秦景远,“尝尝吧,味道不错。”
见他迟迟不接,她眨眨眼,露出促狭的笑容:“真要我喂你?大街上多不好看。”
秦景远无奈,只得接过筷子。这女人当真是不知羞耻二字怎么写,偏偏他现在还拿她没办法。
一碗牛肉面下肚,沈玉掏出二两银子要给小摊贩。谁知对方直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以为她要动手。
“起来吧,”沈玉翻了个白眼,将银子扔在桌上,“我又不是吃霸王餐的。”
正要离开时,一位挑着担子的老翁迎面走来,“卖炭咯,上等竹炭。”
桃儿摇头:“我们不缺炭。”
老翁笑眯眯道:“不给定国公府大少奶奶送点?听说最近炭价都涨疯了。”
话音未落,几声爽朗的笑声从街角传来。
萧煜等人骑着高头大马而至,“景远,没想到真能在这遇到你。”他翻身下马,大步走来拍着秦景远的肩膀,“你知道现在京城怎么传吗?都说你被大嫂调教得服服帖帖,成了京城最乖的好男人。”
陆骥取出两幅画,神色促狭:“我们还特意画了你的肖像,请世嫂过目。”
第一幅画中的秦景远英姿飒爽,气度不凡;第二幅却画成了通体漆黑的模样,只余一双白眼珠子,活像个被炭灰染黑的小厮。
沈玉看得忍俊不禁,“这画得真像,我要把它挂在竹屋里。”
秦景远脸色铁青,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沈玉追上前,拉住他的衣袖,“我说的是第一幅画。”她仰起头,对上秦景远阴沉的目光,“真的,你看这画得多像。”
秦景远的怒气这才消散几分,但目光依旧冷冷地扫过萧煜等人。
“走吧,”沈玉松开他的衣袖,“还要去买铺子呢。”
萧煜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笑道:“她明明是要那幅黑炭画。”
“可不是,”陆骥附和,“你们看大嫂刚才那眼神,分明在打第二幅画的主意。”
众人忍俊不禁,这对怪异的夫妻,倒是越看越有趣了。
春风吹过街角,带起一阵细微的尘土。小摊贩看着桌上的银子,仍心有余悸。他听说过定国公府那位新进门的大少奶奶,却没想到会是这般模样。看起来凶神恶煞,付账倒是大方。
街边小贩的吆喝声依旧此起彼伏,来来往往的行人时不时回头张望。这对引人注目的夫妻离开后,街上的氛围才渐渐恢复如常。
谁也没注意到,街角那个卖炭的老翁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串若有若无的脚印,消失在了春日的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