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福楼掌柜神色一凛,显然没想到对方如此精明。他原本以为是个普通的小贩,没想到竟然把账目算得这么清楚。
“六十两如何?”掌柜试探着开价。
苏远山二话不说起身就走,连茶都没喝一口。这价钱,连他一年的收入都不到。
“九十两!”掌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远山脚步不停,继续往外走。他知道,对方还有加价的空间。
“一百两!这是底价了!”掌柜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
苏远山依旧往外走,心中却在计算。一百两,确实不少了,但还不够。
“一百五十两!”聚福楼掌柜终于急了,“再多真的不行了!”
苏远山转身,笑眯眯地坐回来:“成交。不过我要继续做这生意。”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可以,但只能在永安县卖,方子不能再给别人。”掌柜松了口气,连忙提出条件。
苏远山点头应下,心里暗笑。他本就没打算卖到别处去,永安县这一亩三分地就够他忙活的了。
至于加牛奶的事,他更是一个字都没提。这是他的独门秘方,若是全说出来,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商场如战场,谁也不是傻子。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藏着掖着,这才是生意人的处世之道。
聚福楼掌柜接过苏远山递来的方子,手指微微颤动。他将纸张展平,目光在那工整的字迹上来回逡巡,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方子”掌柜抬头,欲言又止。
苏远山神色平静地站在那里,任由对方打量。
掌柜转身将方子递给后厨的点心师傅。那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接过方子,眉头微蹙,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纸张边缘。
“师傅,您看如何?”掌柜压低声音问道。
老师傅的目光在方子上停留许久,最后轻轻点了点头,眼中赞许。
“县令府上的管事也买过这方子。”苏远山不紧不慢地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淡然,“不过他们只是自家食用,并不外售。”
掌柜眼中浮现惊讶,随即又带上了几分审视:“谁能想到你是个种地的庄稼人,做生意倒是精明。”
银钱已经交接清楚,契书也签好了。掌柜虽然心有芥蒂,却也无可奈何。更何况,人家确实是先卖给县令府的,这一点倒是坐实了方子的价值。
“远山兄弟若不着急,不如在这儿坐坐。”掌柜换上了一副热络的笑容,“让师傅借用后厨试做一回,也好让你瞧瞧成色如何。”
苏远山心知对方是为一百五十两银子的买卖不放心。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薄汗,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茶童送上一盏清茶,热气袅袅上升。苏远山端起茶盏,目光落在杯中摇曳的茶叶上,思绪却飘向了远方。这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惶恐无措,到如今能在这繁华的铺子里谈生意,一切恍如梦境。
不多时,后厨传来阵阵香气。点心师傅亲自端着托盘走了出来,上面摆着几块新鲜出炉的糕点。掌柜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眉头渐渐舒展。
“味道确实相同。”掌柜放下手中的糕点,向苏远山投来赞许的目光,“远山兄弟果然诚信。”
离开聚福楼时,苏远山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卖完方子的他只觉浑身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