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村里的苏明月正和祖母一起在厨房忙活。灶台上的锅里飘着淡淡的药香,林秋菊和张巧云听说是在做冻疮膏,也赶来帮忙。
“月月,”林秋菊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二婶这样搅拌对不对?”
苏明月看着二婶手里逐渐变色的膏体,满意地点点头:“对,就是这样。要慢慢搅,别着急。”
张巧云一边捣碎药材,一边笑道:“这冻疮膏要是真能卖出去,咱们村里可就出名了。”
厨房里,祖孙俩人加上两个婶子,忙得不亦乐乎。连林秋菊的小儿子也乖乖地坐在一旁看着,没有哭闹。
傍晚时分,苏远山一行人回来了。他们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闺女!”苏远山一进门就喊道,“你那冻疮膏卖得可好了!一下午就卖完了!”
苏明月正要说话,却见父亲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瓷瓶通体洁白,上面还绘着淡雅的花纹。
“这是”
“马捕快送的。”苏远山笑道,“他说咱们的冻疮膏效果好,就是包装差了点。他家有些存货,说送我们几十个。”
苏明月接过瓷瓶,心中五味杂陈。她原本也想过用瓷瓶,但考虑到成本作罢。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人送上门来。
“爹,”她犹豫了一下,“这瓷瓶”
苏远山摆摆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咱们可以分两种包装,竹盒的便宜些,瓷瓶的贵些。反正都是一样的药,就看人家愿意买哪个了。”
陈玉梅在一旁笑着点头:“你爹说得对。这样既照顾了穷人,又能多赚些钱,两全其美。”
苏明月看着手中的瓷瓶,又看看桌上的竹盒,突然明白了什么。有时候,选择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兼而有之。
第二天,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苏明月站在案板前,目光扫过桌上整整齐齐摆放的六十几瓶冻疮膏。这些都是她忙活一整天的成果,每一瓶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寒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她不自觉地裹紧了身上的棉袄。
“月月,这些膏药明天就能送去镇上了。”陈玉梅一边收拾着药材残渣,一边欣慰地说道。她的手上还沾着些许药渣,显然刚帮着整理完最后一批药材。
苏明月轻轻点头,目光却已经转向了厨房的一角。那里堆放着今天准备用来涮火锅的食材,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祖母,时候不早了,咱们开始准备晚饭吧!”她搓了搓手,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想到前世那滚烫的红汤,她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林秋菊早已在一旁忙活起来,手中的菜刀上下翻飞。刀光闪过,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冻羊肉在她手下成型,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青花瓷盘中。
“二婶,您这刀工真是绝了!”苏明月凑近看着那几乎透明的羊肉片,由衷赞叹。
林秋菊笑着摆摆手:“还不是跟你娘学的。当年你娘在的时候,这刀工比我强多了。”
话音刚落,屋内气氛微微一滞。苏明月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提起母亲,她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陈玉梅见状,赶紧岔开话题:“月月,快来调料碗,你不是说要做什么特制蘸料吗?”
苏明月回过神来,立刻来了精神。她将准备好的花生、芝麻倒入石臼,又加入了适量的茱萸,指挥着张巧云开始捣碎。
“慢点捣,要把花生芝麻都碾成细末才行。”她一边指导,一边将其他调料依次加入。
香油的醇香、蒜末的辛辣、葱花的清新,各种味道在石臼中交织,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茱萸是不是放太多了?”张巧云担忧地问,“会不会太辣?”
苏明月神秘一笑:“三婶放心,我有分寸。这个量刚刚好,能让肉的味道更鲜美。”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苏远山终于带着新打制的火锅回来了。他的衣服上沾满雪花,胡须上都结了冰碴子。
“爹,快去换身干净衣裳。”苏明月连忙接过火锅,心疼地看着父亲被冻得通红的手。
新打制的火锅通体铜黄,分成内外两层。外层可以盛放炭火,内层则用来盛放汤底。这样的设计在这个年代可谓独树一帜。
陈玉梅将熬了整整一天的羊汤倒入锅中,浓郁的香气立刻充满了整个厨房。灶台上,各色食材琳琅满目:水灵灵的大白菜、金黄的芋头块、翠绿的青菜、雪白的豆腐,还有那一盘盘晶莹剔透的羊肉卷。
“这这生的真能吃?”苏长川看着生羊肉,满脸狐疑。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还从未见过这种吃法。
“三叔您看好了。”苏明月夹起一片羊肉,轻轻放入沸腾的汤中,“等它变色就能吃了。”
羊肉在热汤中打着卷,很快就失去了血色,变得雪白诱人。苏明月等不及了,赶紧夹起来蘸了调料,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
“嘶烫!”她连忙吐着舌头,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陈玉梅宠溺地摇头,递给她一碗温水。
等羊肉稍微凉了些,苏明月细细品味起来:“嗯!太好吃了!这个火锅配上特制的蘸料,简直绝配!”
看她吃得香甜,其他人也按捺不住,纷纷动起筷子。
“哎呦!”苏长川第一个尝试,立刻被茱萸的辣味呛到,连连咳嗽,“这这也太辣了!”
“三叔,您多吃几口就习惯了。”苏明月笑着给他倒了杯水,“这个辣味可以去寒气,对身体好着呢!”
果然,没过多久,大家就爱上了这种新奇的吃法。热气腾腾的火锅前,一家人说说笑笑,连外面的寒风都显得温柔了许多。
“月月,你这火锅是从哪里学来的?”苏长河一边涮着肉,一边好奇地问。
苏明月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是是在一本游记上看到的。说是西北那边的吃法,觉得新鲜,就想试试。”
“难怪,难怪。”苏长河点点头,“确实是个好东西,这样吃既暖和又解馋。”
吃完饭,张巧云和林秋菊送来了礼物。
“月月,这是你叔叔们给你买的头绳。”张巧云将两条头绳递给苏明月,一红一青,都是上好的丝线编织而成。
苏明月接过头绳,心里暖暖的。虽然她并不在意这些装饰品,但叔叔婶婶们的这份心意,让她感动不已。
“感谢叔婶照顾,三叔三婶。”她甜甜地道谢,小心翼翼地将头绳收好。
夜渐深,钻进暖和的被窝,苏明月还在回味着火锅的美味。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暖意融融。
“祖母,明天还吃火锅好不好?”她撒娇似的问道。
“你呀,就知道吃。”陈玉梅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行,明天继续。不过得多准备些菜,让你爹叔叔们吃饱。”
苏明月蹭了蹭祖母的手,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窗外的雪还在下,但她的心里却是暖洋洋的。这个寒冷的冬天,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竟是如此温暖。
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她想着明天的火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耳边传来祖母均匀的呼吸声,她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