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那边如何?”楚帝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老太监脸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恕罪!九皇子那边出事了。”
“说。”楚帝的声音冷了下来。
“御林卫派去的六批探子,全部被杀。”老太监额头冒出冷汗,声音微微发颤,“是一位剑道高手所为。那人剑法精妙,出手狠辣,六批探子无一生还。”
楚帝眉头紧皱:“小九呢?”
“他他灭了双凤岭的土匪。”老太监小心地观察着楚帝的表情,“还用匪首头颅筑了京观,誓要扫清江湖宵小。”
“哦?”楚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缴文拿来。”
老太监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恭敬地递上。
楚帝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其中一句写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非作歹者,人人得而诛之!”
“好!”楚帝突然大笑,“不愧是朕的儿子!”
老太监见楚帝心情大好,也松了口气。
“老东西,把这句话传给两位丞相,就说是小九所写。”
“是。”
楚帝重新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大雪,喃喃自语:“小九啊小九,你究竟还藏着多少本事?”
“陛下”老太监欲言又止。
“怎么?还有事?”
“太子殿下手头还有一桩要事”老太监小心翼翼道。
“太子?”楚帝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家伙最近在忙什么?快说!”
老太监看着楚帝脸上浮现的笑意,心中暗暗揣测着皇帝对九皇子的真实态度。这位向来以铁血手腕著称的帝王,似乎对九皇子格外关注。
“回陛下,九皇子在双凤岭,收留了不少流民孤儿,设立义学。他还请来了几位饱学之士,教授这些孩子读书识字。”
“义学?”楚帝眉头微皱,“他哪来的钱?”
“这个”老太监犹豫了一下,“听说是用缴获的匪赃。”
楚帝沉默片刻,突然问道:“那些探子,可查出是谁杀的?”
“回陛下,据幸存者描述,那人身法如鬼魅,剑气纵横,疑似疑似是"碧霄刀派"的手笔。”
“碧霄刀派?”楚帝眼中精光一闪,“有意思。”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跑进来,跪地禀报:“陛下,刑部尚书求见!”
“宣。”
片刻后,刑部尚书匆匆进殿,行礼后急声道:“陛下,大事不好!大周余孽在各地煽动百姓,说这场大雪是天谴,说”
“朕知道了。”楚帝抬手打断他的话,“你去配合御林卫,把这些人都抓起来。记住,要活的。”
“是。”刑部尚书应声退下。
龙书阁内重新恢复了平静。楚帝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若有所思。
这场反常的大雪,大周余孽的蠢蠢欲动,碧霄刀派的突然出现,还有小七的种种作为
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什么。
深夜的望月殿烛火通明,檀香袅袅升起,在空气中勾勒出缭绕的轨迹。
柳贵妃正在灯下专注地绣着一件华贵的衣袍,针脚细密,每一针都倾注着无尽的母爱。她的眉眼间满溢着温柔笑意,仿佛看到了那个俊美的小男孩正穿着这件衣袍,在宫中翩然而行。
烛光映照在她如玉的面容上,勾勒出完美的轮廓。即便已为人母,她依然保持着不输年轻宫女的优雅姿态。她的指尖在丝线间穿梭,不时停下来端详自己的作品,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