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府书房内,满地狼藉,下人们都站在门外不敢吭声。楚王把手中的砚台砸到地上,看着碎了一地的砚石和满地的黑墨,楚王闭上双眼,剧烈地咳嗽起来。他裹紧身上的斗篷,脸色愈发苍白。待咳嗽平息,他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狠戾。
"秦家"他咬牙低语,"我定要你们万劫不复。"
管家连忙上前搀扶:"殿下!您没事吧?"
楚王强撑着站稳,额上冷汗直冒。他急切地问道:"仲祥呢?"
"您去宫里前,长公主带着信件和仲祥去见陛下了。"管家声音发颤。
楚王闻言,只觉得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他强迫自己冷静,急速思考对策。
管家在一旁焦急地说:"殿下,这定是有人要污蔑您啊!仲祥一定是着了别人的道了!您若能撑得住,还是要再进宫和陛下解释一下啊!"
楚王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紧紧握住管家的手,低声道:"我明白了。"
他心中已有主意:他要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让高升带着孙焕文去敲明察司的鼓,指证这个追封的镇国公。这样既能为安王留下转圜的余地,又能给秦家的名声抹上一层阴影。
"快,叫孙焕文来!"楚王对管家吩咐道。
楚王为了打垮护国公府不惜再牺牲一个孙焕文。
不多时,孙焕文快步入内。楚王将一封匆匆写就的信交给他,叮嘱道:"务必亲自交给高升,事关重大,不得有误!"
孙焕文领命而去,楚王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踱步至窗前,目光投向远处的皇宫。
夜色如幕,北巷幽暗处,一道身影疾驰而过。
孙焕文紧握缰绳,心跳如擂。马蹄声杂乱,却掩不住他急促的呼吸。身后暗影闪显,他却浑然不觉,只顾埋头向前。
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夜空。
十数道身影如鬼魅般从暗处窜出,紧随其后。孙焕文勒马停在一间破旧的纸扎铺前,顾不得拴马便急急敲门。
"咚咚咚——"
门内,高升警觉地竖起耳朵,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佩剑。门栓刚一拉开,铁链便如毒蛇般缠上了孙焕文的脖颈。
"呃——"孙焕文喉间发出一声闷哼。
高升见状,身形一闪便冲出门外,剑锋直指孙焕文心口。剑尖刚没入半寸,却似撞上了铜墙铁壁般再难寸进。
高升侧目,对上了一双平静如水却杀意凛然的眼眸。那人一手持剑一手执刀,气势如虹地朝高升攻来。
刀光剑影中,两道身影如电般交错。金属相击之声不绝于耳,火星四溅。高升招招狠辣,那人却游刃有余,将他的攻势一一化解。
"咳咳——"屋内突然传来一声压抑的咳嗽。
高升心中一紧,却无法脱身。他与那人缠斗正酣,却听门外有人低声喝道:"快,押人去德胜门!"
高升眉头一皱,心知不妙。他猛地一个转身,长剑脱手而出。剑锋如闪电般刺入孙焕文胸膛,贯穿前后。
"噗——"孙焕文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看着高升。鲜血从他口中涌出,染红了前襟。他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呜咽声。片刻后,孙焕文双眼渐渐失去了光彩,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
高升此举虽保全了秘密,却也暴露了后背。那人长剑直取他肩胛,短刀抵住他咽喉。
"呼——"高升倒吸一口冷气,感受到肩膀传来的剧痛。
那人将他压制在地,冷声道:"你身手不凡,何必跟楚王那等小人?不如——"
话音未落,高升已以颈撞向短刀,誓要与秘密同归于尽。那人惊诧之下收刀避让,高升趁机挣脱,夺门而出。
月光如水,洒在两人的身影上。他们在庭院中再次纠缠,刀光剑影中皆是你死我活的狠辣。高升虽身受重伤,却仍奋力搏杀,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寒风呼啸,宫墙上的红灯笼摇曳不定。
苏仁昌悄无声息地靠近龙座,俯身在皇帝耳边低语:"陛下,楚王殿下已至门外。"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声音低沉而冰冷:"让那畜生进来。"
楚王踉跄着步入大殿,面如金纸。随即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得几不可闻:"儿儿臣给父皇请安。"
皇帝冷眼扫过这个唯唯诺诺的儿子,又瞥向案几上的几封信。他心中掠过一丝疑虑:这样一个胆小怯懦之人,真能做出如此大胆之事?
"安?!朕哪里来的安?"皇帝怒喝,声音中蕴含着无法压抑的怒火,"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楚王浑身一颤,连连叩首:"父皇息怒!儿臣儿臣只是倾慕秦大姑娘,可她她厌憎儿臣,儿臣这才"
"倾慕?"皇帝冷笑,手指敲击案几,"倾慕就要仿镇国公笔迹写叛国之信?"
楚王瞪大双眼,脸色惨白如纸:"父皇明鉴!儿臣所写只是情信啊!"
楚王膝行至龙座前:"父皇!儿臣虽有天大胆子也不敢做此等事啊!"
皇帝眯起眼,沉声道:"把人带上来。"
片刻后,被绑得结结实实的仲祥被押了进来。
仲祥急切地为主子辩解:"殿下给奴才的真的是情信啊!奴才对天发誓,信一直揣在怀里,从未离身!"
他突然想起什么,转向楚王:"殿下!会不会是高升?奴才听说他去找过夏蕙,而且而且他一直没有回府"
皇帝正欲开口,远处突然传来阵阵鼓声,震得人心惊肉跳。
"又是谁在敲天听钟!"皇帝怒不可遏,脸色阴沉得可怕。
苏仁昌连忙安抚:"老奴已派人去查,稍后便会有人来禀报。"
皇帝咬牙切齿:"去把那个叫高升的给我抓来!若不在府上,让刑部去抓!"
楚王垂眸,心中暗自盘算。
明察司门前,秦家护卫肖若海跪坐一旁,左臂血流不止,双眸却死死盯着被擒的高升。六名护国公府高手命丧其手,可见高升实力非凡。
秦锦稚手持从高升身上搜出的楚王亲笔书信,当众诵读:"事生变化,命你以孙焕文全族性命为筹码,要挟其到明察司自首,向明察司总督承认仲祥怀中信件由他更换。换信之目的在为坐实秦家卫通敌叛国!务必要其一口咬定,只为自己求一个公道!他若不从,或意欲以全盘托出与我等合作之事为要挟,本王必要其家全族与他黄泉相聚。若其追问行军记录已曝光之事,让他不必忧心,本王有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