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内,烛火摇曳,祖父和父亲的牌位在黑暗中格外醒目。秦望溪站在牌位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轻轻抚摸着手中的佛珠,心中暗自祈祷:但愿初十送牌位回玄州祠堂那日能一举将楚王那个小人按死,如此她才能放心去西陲。
夜色渐深,秦望溪唤来夏杏,低声吩咐道:"你去盯着夏蕙的动静,若有异常立即告诉我。"
夏杏领命而去,秦望溪独自立在窗前,望着院中银装素裹的花,心中思绪万千。
正当秦望溪陷入沉思之际,夏杏匆匆赶来,气喘吁吁地道:"姑娘,不好了!夏蕙刚才偷偷摸摸地往书房那边去了。"
秦望溪闻言,眸中寒光一闪。她快步向门口走去,吩咐道:"你去叫醒二妹、三妹,让她们即刻到书房来。"
来到书房外,秦望溪屏息凝神,仔细听着里面的动静。果然,隐约有翻找物品的声音传出。她冷笑一声,推门而入。
夏蕙正在翻动书架,听到动静吓得浑身一颤。她转身看到秦望溪,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这不是我们的夏蕙吗?"秦望溪冷冷开口,"你来书房做什么?"
夏蕙强装镇定,结结巴巴地道:"大、大姑娘我我是来找本医书我我头疼"
秦望溪缓步走近,眼中带着审视的目光:"哦?头疼就来翻书架?怎么不去找大夫?"
夏蕙脸色愈发苍白,冷汗直冒,说不出话来。此时,秦锦霞和秦锦稚也赶到了书房。
秦望溪眼神示意,两个妹妹立刻会意,一左一右堵住了夏蕙的退路。秦锦霞装作不知情地问道:"姐姐,这是怎么了?"
秦望溪冷冷道:"没什么,只是抓到了一只偷鸡摸狗的老鼠罢了。"
夏蕙双腿一软,扑通跪倒在地。"大姑娘饶命!大姑娘饶命!奴婢知错了!"她哭喊着求饶。
秦望溪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中满是厌恶。"说吧,是谁指使你来的?"
夏蕙抖如筛糠,支支吾吾道:"没没人指使是奴婢自己"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断了夏蕙的话。秦望溪甩了甩手,冷冷道:"再给你一次机会,老实交代。"
夏蕙捂着脸,泪如雨下:"是是楚王楚王让奴婢来找一封信"
秦望溪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果然如此。她快步走到书桌前,仔细翻找起来。果然,在一摞书下发现了一封未拆封的信。
秦望溪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她转身看向瘫坐在地的夏蕙,眼中寒光乍现。"你可知道,你犯了多大的错?"
夏蕙浑身颤抖,不敢抬头。秦望溪冷笑一声,继续道:"楚王让你来找的这封信,可是要陷我秦家于不忠不义之地的罪证啊。"
夏蕙闻言,如遭雷击,脸色惨白如纸。"大姑娘奴婢真的不知道奴婢只是"
秦望溪冷冷打断她:"不知道?你以为这样就能脱罪吗?"她转头对两个妹妹道:"把她关起来,严加看管,等明日再处置。"
待夏蕙被带走后,一阵微风拂过,吹动了窗前的梨花。秦望溪看着那摇曳的花枝,忽然想起了祖父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梨花带雨春归去,燕子无家燕不归。"
夏蕙有一次的被关了起来。想起日前。
"楚王府上的侍卫来找您,说有要事相商。"婆子笑眯眯地说道,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夏蕙心头一颤,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楚王的人寻她,必是要事。可此刻她身处清辉院,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若贸然出去见人,怕是要惹来滔天大祸。
她咬了咬下唇,抬眼看向婆子:"劳烦您代为转达,就说我近日养伤,实在脱不开身。"说着,从袖中掏出几枚碎银,递了过去。
婆子接过银钱,笑容愈发灿烂:"那成,老婆子替姑娘跑这一趟。"
看着婆子离去的背影,夏蕙长舒一口气,转身回院。步伐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忽然,腰间伤处传来一阵刺痛。夏蕙皱眉,想起方才被银霜那丫头推搡的一幕。那丫头力气不小,竟把她撞得生疼。夏蕙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丝恼怒。
"夏蕙姑娘,门口有人找,说你今儿个早上回来的时候把东西落下了,特地给你送过来。"同睡大通铺的丫头笑着说道。
夏蕙闻言一怔,难道是楚王的人又来了?她强忍着腰间的疼痛,匆匆向院门走去。那丫头见夏蕙不曾道谢,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呸,还当自己是大姑娘跟前的大丫头呢!"丫头啐了一口,满脸不屑。
夏蕙来到院门,只见一个面生的婆子正笑盈盈望着她。"不知嬷嬷找我何事?"夏蕙戒备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那婆子笑道:"是楚王府上的侍卫,说有要事相告。"
夏蕙闻言,心头一颤。她知道,这定是楚王派人来寻她的。可此时此刻,她哪里敢轻易出去?若是被其他人发现,怕是少不了一顿责罚。
夏蕙强压下心中的渴望,婉言谢绝。她又掏出几枚碎银,塞进婆子手中。"劳烦您代为转达,就说我近日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那婆子递过一封信。掂了掂手中的银钱,笑着应下。
回到清辉院,夏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楚王的事让她心神不宁,可眼下她身处护国公府,一举一动都得小心谨慎。
"夏蕙,你怎么了?"一旁的丫头关切地问道。
夏蕙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可能是伤口还没好利索。"
说着,她翻了个身,背对着那丫头。
楚王府内,烛火摇曳。楚王倚坐案前,眉头紧锁。
"事成之后,你便留在府里做事吧。"他声音沙哑,对仲祥说道。
仲祥如获大赦,连连叩首:"多谢殿下!"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揣进怀里,退了出去。
高升上前,低声道:"孙焕文不可轻忽,属下亲自盯着为好。"
楚王摆摆手,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高升躬身退下。